很多家长都在不停的抱怨,孩子越长大越难带,不仅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发展,同样还要告诉孩子是非发展,有时候孩子不听,难免一场恶战,最后把自己的气的要死。觉得孩子不听话,难教育,家长是否考虑过自己在教育的路上走错了方向呢?
不听话的孩子,究竟心里在想什么?
姗姗今年十七岁,正是青春的叛逆时期,打耳洞,染头发,谈恋爱是一个没落下,在父母眼里这孩子已经无法拯救了,和社会上的女混混完全没有区别,无论父母怎么和姗姗软磨硬泡,希望姗姗不要去做这些和年龄不相符合的事情,现在这个时候最主要的是学习。其他心思都是没有用的,但是姗姗就是不听,依旧我行我素。因为姗姗染头发,谈恋爱,老师都找姗姗家长谈话好几次,妈妈该打也打了,该骂也骂了,曾经的乖乖女儿,一下变化这么大,让妈妈无法适应。
终于熬到高考结束,姗姗的成绩不算好,也不算差,属于班级中等偏上型的。也能上一个,但只能是大专类的学校。对此妈妈已经很满意了,毕竟在高中,同学都在努力奋斗的时候,而女儿却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好在有上,这样女儿也能混个文凭。
在选专业的问题上,女儿和妈妈又出现了分歧,女儿和班级一个女同学考在了同一个学校,女同学选的专业是文秘。妈妈深知文秘将来的前途并不好,于是希望女儿能报个会计,将来出来也算有个一技之长,女儿却抱着就想和同学一个班的目的,非要去选这个文秘的专业。妈妈此时觉得在高中的时候,让女儿挥霍时光也就算了,在里如果女儿再不好好选一个专业,毕业出来找工作,就更加的残酷了。于是这次妈妈很强硬的告诉孩子,不可以,并且帮孩子填了专业。
最后进了的珊珊。才发现和同学是不是一个班并不重要,因为在里课程本身就不多,平时都能够在一起玩耍。而且自己妈妈给自己选的这个专业也非常的好,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这时候珊珊才明白,很多事情父母都是为自己好,只是当时自己就是听不进去,父母越逼自己,自己越想往父母反的方向去走。至于为什么,姗姗只能把这个归咎与叛逆期。
为什么家长想让孩子听话?
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会给家长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乖巧的,懂事的,能够不让自己操心的,但是事与愿违,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其成长过程中,总会和家长出现思想偏差。这时候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话。
1、认为自己有经验
在家长的眼里,自己走过的路,比孩子吃过的盐都多,在孩子面前,家长就是有这份自信。家长认为自己是从孩子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不想让孩子过和自己同样的日子。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家长都以自我的经验去教育孩子,当孩子走的路和自己所认为的不一样,家长在内心就会觉得这是错误的,不应该这样,从而在表面去约束孩子,让孩子听自己的话。
2、好孩子的表现
每个家长在自己的心中都有一个好孩子的标准,比如说听话,懂事,好好学习等等这些都是大众家庭所认为的好孩子标准,一旦在成长的过程中,违背了这个好孩子的表现,家长就觉得孩子是不听话的,孩子所做的行为一定是错误的,就希望孩子能够往好孩子的那个方向去走,这时候孩子不听话,父母自然是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去约束孩子不正当的行为,防止孩子在好孩子的路程上越走越远。
3、担心孩子走弯路出危险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因为他对未知的危险看不到,对以后的人生不了解。所以,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走歪路的情况时,父母都会第一时间去阻挠孩子,在孩子还没有成年之前,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最爱孩子的那个人,一旦出现问题,孩子的人生就会崩塌,父母的期望也就破灭。所以父母更想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听自己的话,走正确的路。
孩子为何不听话?
父母自以为是的想让孩子听话,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越想让孩子听话,孩子却越不听话,这其中的原因家长必须了解,了解之后才能正确的缓解这个问题。从而使家庭的关系可以变得更加和谐。
1、家长从不听孩子的话
2、没有经验所致
孩子年龄比较小,平时都在学校上学,接触的人员也就是学生家长,并没有太广阔的空间,与社会的接触更是少而又少,所以缺乏很多生活的经验和对未来方向的一个确定,当出现父母所认为的错误事件时,孩子不能够理解。自然在内心中不认同父母的这个想法,实际过程中同样也不会再听父母的。这完全都是因为孩子年纪小没有经验所导致的。
3、无知,不了解危险与未来的走向
没有孩子在一出生就能够知道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将来找个好工作。所有人都是在日积月累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事件的积累,岁月的沉淀,才能够渐渐了解这些事情。而父母同样是因为经历了很多,所以才能够了解。当孩子并不了解所做事情的危险性,未来方向对自己有多么的重要时,无论父母如何劝说,孩子都是不会听的,因为在内心孩子并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
4、叛逆期
家长该怎样让孩子听话?
家长想要让孩子听话,首先必须确定好正确的方式方法,在不伤害孩子的前提下去进行。
1、先认同孩子的话,给孩子情绪缓冲再去说出自己的要求
有些父母在对待孩子时情绪特暴躁,结果话都没有说到重点上,两个人吵起来了,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还会使亲子关系更破裂。所以当家长和孩子在思想上出现偏差时,首先父母必须认定自己的想法一定是正确的,其次父母需要摆正自身的态度,先认同孩子的话,让孩子缓和自身的情绪,再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2、用诱导的话语,而不是直接要求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父母首先要注重和孩子之间的平等关系,谁都不愿意被他人要求,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可以用诱导的语气,来引导孩子去做出正确的决定。
3、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去发泄情绪
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时。父母不要去压抑孩子的情绪,这些想法可以让孩子表达出来,适当的去发泄自己的情绪,这样孩子发泄出来之后,才会认真的去思考父母的话,这时候的孩子可能会更加的听话。
父母想要让孩子听话,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之上,切勿因为爱的太过,用错了方式,而毁了孩子。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