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2岁进入叛逆期,明显的不听父母话了,让干啥就是不动,有厌学情绪,天天想的就是打游戏、出去玩、吃好吃的。很多父母会很苦恼,孩子半年前还跟在屁股后面,还得拉着手走,怎么现在突然就变成这样,有些手足无措。大多数父母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吼叫,甚至打骂。以前这些招数还有点效果,现在打骂似乎也没什么用,孩子该干啥干啥,不往心里去,就跟没事人一样。
时代变了,我们以前成长的时代跟现在完全不同。80后的成长阶段,哪有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量这么大。面对12岁进入叛逆期的孩子,80后父母的教育显得力不从心。放任自流会担心孩子学坏,成绩下降。想管又好像没什么好办法,打骂教训也不管用了,好好跟他讲,也听不进去,真让人头疼。
12岁的男孩,开始出现了自我独立的意识,他更希望被尊重,希望自己的感受被别人感知。但自己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需要被父母关照,所以产生了即依赖又叛逆的矛盾行为。
孩子对父母的抵抗,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其实都是在展示自己的力量。他通过对抗父母,来体现自己的力量感。
所以母亲唠唠叨叨的劝解,父亲拳打脚踢的教训,对这个年龄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只会起到反作用。严重的,孩子不上学了,离家出走,都有发生的可能。
而且,很多父母还会发现,从很多所谓育儿专家那里学来各种“妙招”,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并不管用。你苦口婆心,怀着极大的耐心,口干舌燥跟小孩讲道理。你刚讲完,他扭头该干嘛干嘛,该玩玩,该吃吃,该打游戏打游戏,该看电视看电视。弄的你一肚子火,恨不得踹他两脚。
浩哥亲身经历,给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父母几个建议:
1、首先要尊重孩子。12岁开始,父母得理解孩子独立人格逐渐建立的事实,不要强加自己的观念给他们。中国传统的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不仅不合理,更不合法。现在家里就1-2个孩子,打骂是无济于事的。尊重他们成长和独立人格的出现,接受他们体现自己力量的现实,与其阻挡他们实现自己的力量,不如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力量的展现。时代变了,做父母的脑袋也要变。
2、游戏一定要控制。打游戏是一种获得及时满足感的行为,打游戏会刺激分泌肾上腺素,短暂的兴奋只会让孩子上瘾,不会对孩子成长有任何好处,就跟成年人抽烟是一个道理。没有小孩打游戏不上瘾的,想毁掉一个孩子,就让他无节制的打游戏吧。
4、挖掘孩子的天赋和潜力。现代社会,孩子有一技之长更容易在环境中凸显。无论是他在艺术、音乐、空间感、结构感、文字、或是口才等等方面,每个孩子肯定都有他特别的地方。这要求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特长,并帮他鼓励他发挥出来,增加孩子的自信。个性突出的孩子,比较容易在群体里凸显能力。切勿拿别人的长处,来跟自己孩子比,最忌讳说:看谁家孩子如何如何,你怎么这么差。如果你曾经对孩子这么说过,那看到这里,请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你用言语刺激他对他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孩子心里只会想:我爸妈真唠叨,啰啰嗦嗦的真烦人。你说再多,其实他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5、教孩子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现在家里条件好了,物质上都很丰富。知识体系的传承很多人其实都忽略了。80后的父母,都是经过了时代的大变迁,成长起来的。面对找工作、买房、还房贷、理财、创业、人际交往、炒股票等等。你所经历的这些东西,是孩子在课本里学不到的,而你要把你所积累的这些人生知识,一点点的教给他,让他感觉他对你很重要。这是对孩子有帮助的。你就想想,如果早一点知道买房子能增值,你会少走多少弯路?如果早点一点了解理财知识,是不是就不会手头那么紧张?如果早一点知道炒股票会赔钱,是不是就不会轻易进入?如果早一点知道赔钱难受,是不是就不会贸然创业?等等,这都是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知识。我们80后这一代人吃了多少缺乏知识的亏,走了多少弯路。
刘强东讲过一个故事,他从小就坐在土堆上,听他爸爸跟人谈生意,这种耳濡目染对他以后经商成功作用很大。这是一个父亲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吧。
6、父母也要不断学习进步。现在社会知识更迭太快,学做父母也是一门持续的功课。不能拿自己成长的经验来衡量现在时代背景下的孩子。你那时候才懂多少,现在孩子接触多少信息量?多学习多看书,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你也有教育叛逆期孩子的苦恼,推荐《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学习下,不要一味的打骂训斥,你烦他也烦,没啥大用。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发展和成熟,使他们有“长大了”的感觉,但是心理发育又还尚未成熟,常常会有挫败感,处于“烦着呢”状态。这个时期孩子好面子、自尊心强、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做出一些挑战父母权威的事,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独立宣言。
在这个时期,作为父母,如果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那么,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强。
应对方式
01
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少干预
父母要尽量少干预孩子,尽可能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就算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对,也要把所有问题集中到一起,鸡毛蒜皮的小事尽量忽略,只选最重要的三四个问题,一个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谈一次。在谈的时候,千万别要长篇大论。只有说的少,孩子越会听得专注,才会用心去加以重视。
02
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多表扬
父母要开始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支持孩子渴求独立的尝试,在孩子失败时给予鼓励、安慰,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因为唯有被父母接纳、尊重的小孩,才能获得心理能量,去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困境。当他遇到情绪爆发或者遇到困难,才有能力去“有话好好说”,去更好地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情绪管控能力也会更好。行为处事看起来也就比较成熟妥当。
因为曾经被爱过、接纳过,所以才有了爱人的能力。因为曾经被引领过、被支持过,所以才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担当的魄力。
03
多给孩子正向引导,树榜样
父母可以多给孩子看一些积极的励志书,比如名人传记等,让他内心有个学习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04 多去不同的地方,拓视野
多带这个时期的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接触接触不同的人,开拓孩子的视野,增长其见识;还可以带孩子去高校学府感受感受等等,同时给予他一个健康的社交氛围。
05
父亲一定要参与,不能缺
父亲的理性和信任感此时更能赢得孩子的内心,比焦虑的母亲沟通起来要简单许多,所以父亲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
你的儿女
其实不是那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
却不属于你
——纪伯伦
寄 语
01
叛逆,是孩子彰显自我的存在
在从前,孩子无法意识到这种束缚与限制,就算意识到了也无力反抗。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能够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一个新的自我在迷茫中跃跃欲试。然而,家长的限制是那么的严密和牢不可摧,而成长的力量又还不足以挣脱自身生理、心理和知识的束缚,这时候的孩子正承受着蜕变之苦,体会着前所未有的迷茫,所以就会产生种种叛逆的举动,目的只是想以此来显示自我的存在。
02
指责,只能让孩子远离父母
在我们指控孩子叛逆的同时,我们也正好暴露了这叛逆的根源——过度呵护所演变的压制。正是这种看似善意的温柔束缚,让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无所适从。
所以,我们在指责孩子不听话的同时,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束缚了孩子的身心,是不是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理解。
要知道,叛逆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也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而不是让他们远离父母,远离家庭。所以,在这特殊的时期家长要做的就是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们。
03
放下架子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在这个阶段来临时,作为父母,如果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那么,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叛逆心理得以增强,因为时代在变化,孩子在成长,他们的叛逆始终是有根源的。而“关心”、“理解”则是找到问题根源,解决“怎么办”的开始。所以,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就需要我们彻底放下“父母”的架子,重新拾回我们的童心,才能面对所谓的叛逆。因为“强权”解决不了问题,更无法抚慰孩子的叛逆。
请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
陕西丰士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fengshide.com),是一家专注于青少年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的专业教育机构。拥有的众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和先进的辅导体系,是为众多家庭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私人订制服务的最大。通过行为矫正、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孩子重塑自我,激发学习源动力,通向成功之路!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