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少年到一本生。
亲戚家的小男孩,十四岁,初二。厌学,判逆,沉迷网络游戏,无限接近退学边缘。
家境一般,跟爷爷奶奶住小镇,开了间半死不活的小卖部,父母常年在南方工厂干活。
极度失望焦虑又心有不甘的两夫妻通过我的父母找到我。本不想管,但父母有令,决定试试,不过也没当场答应,夫妻俩失望地走了。
第二天,特意去他们家拜年,默默地观察了孩子一天,趁无人时,悄悄溜进孩子卧室看了看,发现孩子床上的枕头与其他用品相比,特别显旧。问孩子父母,他妈妈说,这是他三岁过生日那天,一家人逛县城时买的。
晚饭后,借口让他带我去附近找个朋友,孩子有些不情愿,但也没说什么,面无表情地走在前面。
我突然问他,你恨你爸妈吗?
他愣住了,没有问答,表情非常复杂。
我接着问,你喜欢读书吗?
他摇了摇头,说老师讲的听不懂,学习跟不上,自己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很想现在出去打工,然后当老板……滔滔不绝讲了一堆。
回到他家,我跟他父母说,你们家孩子目前最大的问题在思想上,思想上不解决,什么办法也不管用,你们让他退学吧,我们旁边有个工地,我可以介绍他上工地去干活。半年后再说。
孩子跟我到了北京,真的成了工地上一名小工。
未完,待续。
这个暑假,我们经常接到网瘾少年打骂父母或者打砸家里,伤害家人的。
很多来访者对孩子打游戏之后出现的失控状态都特别担心,希望找到孩子迷恋游戏的原因,对症下药,让孩子尽快摆脱游戏的控制。
网络成瘾又被称为网络性心理障碍。它属于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
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我仔细整理了一批来访者的资料后,发现孩子迷恋游戏,真正的元凶并不是父母所谓的某游戏端,而是他们自己。
今天咱们就来详细地聊一聊,为什么父母才是孩子玩游戏的真正元凶?
第一 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缺少陪伴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两种家庭模式:一种是夫妻双方都出来工作,孩子丢给老人或者托管班。
另一种是丈夫出去工作,妻子一人带娃并且包揽全部家务。
不管哪种家庭模式,父母为了养家糊口都没时间全心全意陪伴孩子。
父母主动为孩子提供了打游戏的工具,亲手把他们推离了自己的身边。
可以这么说,一个网瘾少年的背后,多半会有一对感情淡漠的父母,是他们的敷衍让孩子缺失了应有的关爱。
来访者当中有一位14岁少年的母亲,她哭着说:“丈夫在外面打工,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和儿子关系一直不好。
自己平时忙着干活,也没空管孩子,让他在家打游戏总比跑出去安全,谁能想到孩子会迷在游戏里面,经常不吃不喝,半夜三更还在房间里大喊大叫。
丈夫回家想要没收孩子电脑,孩子竟然一边骂脏话,一边对父亲抡拳头”。
很多父母起初都会认为孩子打游戏只是消遣时间的一种方式,只要自己控制得当,他们肯定不会上瘾。
我想给这些父母的忠告是:你高估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低估了游戏带给他的幸福感。
让孩子消遣时间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看课外书,打篮球,踢足球,唱歌,跳舞等等,而你选了杀伤力最强的那种。
其次,父母自己也打游戏,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
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孩子一起玩,有些三四岁的小孩玩消消乐一类的游戏,比大人还厉害。
父母是孩子玩游戏的启蒙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对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等到孩子上了小学,对游戏的认知和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爸爸这一角色也开始发挥作用,成了连接孩子和私服游戏的重要纽带。
出于好奇,家里的孩子常常会挨在父亲身边看他和别人对战,看到激动处还会央求爸爸让他打一局。
父子俩聊得最多的话题也是游戏,殊不知在这个聊天的过程中,父亲已经成功地把儿子带进了打游戏的坑里。
中国有句谚语叫:“儿子是老子的影子,老子是儿子的镜子。”
父亲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控制打游戏的欲望,又凭什么要求孩子不玩游戏,好好学习?
身教大于言传,想让孩子成才,父母首先要给他树立一个好榜样,在生活中给他示范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很多家长在奖罚孩子这件事上面,手段不够明确,常常朝令夕改。
在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父母缺少必要的监督,让孩子玩着玩着就超出了时间。
另外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严重的交换失衡,容易进行自我感动式教育,常常架不住孩子的撒娇或者坏情绪。
他们没有原则的退让,以及有条件的妥协,都让孩子在打游戏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这里我给各位父母的忠告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外部控制存在风险,如果不能掌握好控制的分寸,常常会弊大于利。
玩游戏不能作为奖励孩子好好学习的手段。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容易倦怠,但是游戏不会,游戏只会让他越玩越兴奋,越玩越不想学习。
当今社会,网络成瘾已经不单单是某个孩子的问题了,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诚然那些开发游戏的网络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作为父母,我们的责任应该是主要的。
孩子染上网瘾我们要积极地寻找内在因素,摆正苗启德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用爱去温暖和感化他们,帮助他们走出游戏的阴影。
孩子的网瘾不是一天养成的,戒掉网瘾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们做父母的立场足够坚定 ,方法足够科学,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们做父母的开始尽量减少外出时间,要外出也尽量带孩子一起参加。经常给他讲他小时候的趣事,陪他下象棋,打乒乓,看电视,不阻拦他玩游戏,还一直陪在旁边问他一些关于那个游戏的一些问题。但是玩游戏时间开始逐渐减少,开始一天一小时,然后是40分钟然后是半小时然后是每周末两小时,前提是不能背着大人进网吧。电脑也由开始的设置密码,慢慢到不设密码,希望他能有自我约束能力。语文差特别作文,我买了很多适合他看的课外书,然后告诉他我也同时在他没看的时候在看,看谁能看完后准确的说出故事梗概,最感动自己的在哪些地方,哪些句子些得特经典,由他父亲做评判。建议您可以在他的电脑上下载定时关机3000试试。
该软件实用性强,管控合理,可满足各种对电脑定时关机有需求的用户,具有电脑定时自动关机、电脑管理、时间限制和开机关机日志分析这4个强大功能。除此之外,定时关机3000软件还可以禁止孩子玩游戏、屏蔽视频网站等,从而有效控制孩子不合理的网络行为。推荐用推荐你使用易通电脑锁软件,可以帮你轻松控制管理。这款软件它可以按时间分段和累计时间来控制管理上网时间或电脑使用时间,很方便。并且整个软件完全可以设置隐藏后台工作的。
百度搜索易通电脑锁软件下载把电脑设上密码,只有家长知道,百度上有,或者用学习上的事激励,比如,考好了,奖励玩多久,建议两种一起,谢谢
采纳,谢谢首先,你别骂他,这样会有逆反效果,得慢慢来,玩网游无非是寂寞,而且不想面对现实,你可以给他找点更有意义更另人开心的事情干,这样的话就能转移他的视线,假以时日就有效果。顺便提一句,早点行动,网瘾太深很难自拔的
1,假期鼓励孩子多走出去,不要整天呆在家里。多多沟通。要平等,试着让孩子把心里的想法困惑说出来,和他一起面对,一起解决。
2,电脑不要放在孩子的房间里,可以找个适当的理由,放在客厅或者家人容易看到的位置。
3,假期开始前,跟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表,把学习任务、游乐时间等合理分配,督促孩子记下每天所做的事。
4,下班回家后,记得询问或检查孩子作业完成情况,如果他沉迷电脑游戏,很容易在作业上表现得潦草等,露出“马脚”。
5,别谈网色变。上网不等于上瘾,当孩子表现出对网络的兴趣时,你也要试着找找网上话题,拉近距离,让孩子觉得你也“懂”。
6,孩子要进房间开电脑,如果他特意地关上了门,要适当留意;孩子表现得很疲劳,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或者当你要他做什么事,他大吼大叫很出格时,也要留意。
利用特殊软件控制网络连接时间。可以使用格雷盒子绿色上网软件。操作方便简单。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