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灵需要细心呵护,在这一点上不分性别】
千万不要因为是男孩,就忽略了他的心理需求。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用他们懵懂的双眼来打量世界,他们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他们不只是一天天长大,随着年龄增长,心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在婴幼儿时期,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家庭。进入幼儿园后,就有了老师、同学、朋友。从那个时候起,他们就开始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花汀姐姐作品《男孩正面管教》
男孩正面管教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多数父母都十分重视孩子的心理发育,也观察孩子的种种动向,并十分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和说话方式。
显然,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因为孩子的心理发育,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可以决定一个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以及最终能否走向成功。
既然儿童心理健康如此重要,那么父母就更应该在重视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为孩子的心理发育打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并及时为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梳理。
而儿童时期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一个人的习惯和行为模式,往往都是在这个时期 奠定基础。如果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那么,长大以后想拥有健康心理与成熟人格,就会非常困难。
既然如此,那么,家长该如何保护和培养儿童的心理呢?下面10个方法,父母们可以对照自己日常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看一看,或试一试。
1、 不要太严厉的对待孩子。
太严厉的管教或苛求,甚至打骂辱骂这些方法,很容易让孩子变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一旦过界,稍微大一点以后,孩子就会出现离家出走、暴力反抗等行为。
2、 不过分关心。这一点容易出现在母亲身上。母亲的过分关心和纵容,容易让孩子形成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不把他人看在眼里的,自高自大的人。
3、 不恐吓。有些父母为了维持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一味地使用棍棒、威胁等手段,殊不知,这样做会导致孩子从内心对自己的父母失去尊重感和权威性。
以后即使是对孩子正确的要求和教导,孩子也会开始不听从,认为又是父母为了教育自己而胡诌的道理,造成逆反心理。
4、不用小恩小惠跟孩子做利益交换。
有些父母双方吵架后,为了让孩子站在自己这一边,随意答应孩子各种不合理要求,或者孩子没有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时,为了哄骗孩子达标,拿孩子不应该拥有的权利去跟孩子做交换。比如,只要考试考好了,即奖励多少钱什么玩具等等。
看着是对孩子好,其实这完全混淆了孩子心中的权利与义务感,导致他们不能完成好自己应该承担和完成的事情。
所以,父母千万不要“贿赂”孩子,而要从小就让孩子明白和懂得自己作为个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告诉孩子,不尽到义务,就没办法享受相应的权利。
5、不随意嘲笑孩子。
俗话说再小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自尊心。父母很容易就某些很小的事情就去嘲笑批评孩子,殊不知,大人言而无信,小孩子却会因为不理解大人话语的轻重而受到伤害,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造成怀恨、害羞、羞愧难当等负面心理,极大的损害孩子自尊心。
6、要坚决帮助孩子面对和脱离困境。
孩子难免犯错,或有能力不能抵达的时候。这个时候父母的关怀、理解和支持就变得尤为重要。作为父母,在孩子手足无措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冷静地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境,并对困境进行分析和拆解。
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孩子树立起打倒困难的自信心和决心。
7、放手让孩子勇敢尝试,鼓励他们独立。
这一点是很多父母都做不到的。父母总是希望帮孩子把一切事情打点好,孩子只需要学习就行了,其他不用操心。但事实上,当孩子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时候,父母就应该鼓励孩子更多地与同年龄人在一起生活、学习、玩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法。
8、不强行勉强孩子。
这种勉强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孩子在面对一件事情,使尽全力都无法完成或达到目标时,父母千万不要揠苗助长的认为,使劲鼓励他并要求他一定要突破自己,勉强去达到。
父母的心态是好的,因为这样可以逼出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不怕困难的品性。但其实,这样的教培方式十分值得商榷,更要因人而异。
有些孩子适合被鼓励,尤其是在围观情况下,他们就会感受到周围人对他们的支持和爱,会真正激发出斗正苗启德勇气,并有可能战胜困难,达到远超他本身能力的目标,进而取得成功。
但有些孩子,比如内向高敏感人群,就无法在当众逼迫中,去激发自己的潜能。他们更适合在父母轻柔地鼓舞和理解之下,安静有序地安全一些精密的挑战。
适当的激情和激励,并不能激发所有孩子达到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发现一件事情孩子始终无法完成时,就一定不要去勉强,因为你知道,这样强扭的鼓励和刺激,对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完全没有帮助,反而会起副作用。
而孩子的自信心,永远来自自己的成功经历,是通过一次次成功慢慢培养起来的,父母若强迫他们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会越来越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9、夸奖孩子要适度。
10、切记不要让孩子喜怒无常,情绪把控。
很多家长虽然爱孩子,但是有时候因为工作、生活或孩子顽皮而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待孩子忽好忽坏,情绪完全不稳定,有些甚至是喜怒无常。
家长自己可能有各种原因和理由,觉得这是小毛病,影响不了孩子什么。但事实上,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大!
父母情绪无常,会让孩子从小就过在不稳定和失控的环境下,内心缺乏安全感与稳定感,进而经常感到无所适从,进而逐渐变得敏感多疑,从小就变得情绪不稳,长大后更是胆小、缩、怯懦。
做父母不容易,但做情绪不稳,不懂得如何对待他人的父母的孩子,其实更不容易更受罪。
所以,既然已经为人父母,最好能首先在情绪和心理上收拾好自己,然后再以客观的精神状态去教导孩子,否则,不仅害了孩子,还会让自己也陷入无穷无尽的教育失败苦恼中。
-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活动,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也可以平时做一些手工,就和孩子说可以帮妈妈一下吗,妈妈不会,需要小男子汉帮忙了,目的就是给孩子一种他很棒,像个小英雄,也可以多带孩子去了解一些英雄故事,小孩子都慕强
以上如果可以请采纳谢谢既然孩子能这样跟你说出来,说明她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然后有话肯跟父母讲,还是好的嗯,他应该是觉得压力蛮大的,你可以适当的帮助他放松一下,不要给他安排那么多的课外班什么的,有时候也出去玩一玩别把孩子逼太紧啦,周末可以带他去多接触大自然,即使大自然能给孩子很多的乐趣。很小吗
告诉他不吃东西身体就会不舒服,想玩的也不能玩。再带他去看一些有肆意的打人做的事,玩的游戏。问问他害怕的原因,对症下药。有些事情别人帮不了你,还是得自己拿主意。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