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气”这个词放大多数情况来说是常用来形容脾气不好的成年人的一个贬义词,而对于小孩子来说,似乎就显得天经地义了,毕竟,要是小孩子失去了“孩子气”,那也不叫小孩子了。
小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有过“离家出走”的经历吧?不知道当你生气想要离家出走时,爸爸妈妈或者家里长辈都是怎么做的呢?
在山东济南这样一对90后父母,他们对待孩子负气离家出走的处理方式,颇为有点新意。
这是一名7岁的小男孩,因为和爸妈置气,便一言不合就要离家出走,空着双手,闷着头就沿着大马路跑了起来,本以为爸爸妈妈会在后面追着劝他回家,没成想,这对年轻父母的做法,实在有些不按套路出牌。
只见小男孩的爸爸妈妈开着车,悠然自得地跟在小男孩后面,不仅看着他在前面跑,爸爸还一边大声地加油打气。
“加油,加油,跑起来,跑起来。”
看到这个画面,不得不让人觉得,这位爸爸可真是“虾仁猪心”,“不讲武德”。
而此时孩子妈妈也坐在车上,她表示,“开始笑嘻嘻的,还觉得挺好玩的。”
小男孩后来跑累了,一边哭一边走着,直到实在累得不行,只能上车了。
“你还敢吗?”
听到妈妈的话,小男孩更是忍不住崩溃大哭,“我再也不敢了”。
随后这位妈妈解释了为什么自己和孩子爸爸要这样来处理这个问题,而不是选择追上去拦下孩子,然后劝他或者强行拉回家去。
“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个事情上就是让他进行一个体验式教育。”
妈妈认为,“这样的事情,你说一万遍他也不会懂的,他说自己要走,你就让他走,然后他自己走累了,走路了,走吐了,走摔倒了,他自己就能明白,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
在爸妈看来,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儿子现在的样子,都是自己过去玩剩下的。
看到这对90后爸妈这样对待孩子负气出走的问题,不得不说,确实很有一股“90后”的感觉,毕竟这些套路在他们面前都太嫩了,早就被玩过时了。
其实在对待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都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都清楚他们是想要什么,不过是想让爸爸妈妈一直哄着自己,其实有时候小事上面哄着点没啥,离家出走这种事就不能太惯着,有时候孩子的性格就是在这样的问题上不断地积攒了起来,甚至会影响一生。
这个“体验式教育”确实也值得推广,就是年轻的爸爸妈妈还是得小心,别把孩子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给招来了,不然,可能到时候又要免不了一顿挨骂了。
有思想、有深度,做青年人自己的光。
不会,胆子小不敢,他说了生命最重要。我经常告诫他父母说教你都是关心你,不可以一时脑热就想着离家出走这类的事情,这样父母得有多难过伤心,。我家宝贝还是很听话的,就是学习不努力懒惰太让人头疼会的,我家孩子也这样做过。那是在他上初三的时候,正处于叛逆期,临近高考,不想让他玩电脑,他不听话偷偷去玩电脑了,我知道了打了他,他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过三天他才回来。在他离开这几天,我是度日如年,心急如焚,怕他冻着,怕他饿着,更怕遇上坏人把他拐走了,整日提心吊胆的,两天两夜都魂不守舍的难过死了。现在想想挺后悔的,不该打孩子。哎,可怜天下父母心,都是恨铁不成钢。教育孩子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讲方式。特别是孩子在叛逆期就更不好管了,有时候还会始得其反,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哎,想想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孩子离家出走这种现象有的家庭有,但是很少,我家没有发生过。你家的孩子生气离家出走了吗?孩子因为生气离家出走原因很多很多。有的孩子在叛逆期,受不得一点委屈,如果在家受气了,动不动就离家出走,与孩子的心里健康有一定关系,与家庭教育,家庭关系,与家庭氛围都有很大关系,有时候孩子在家感觉不到温暖,在家没有安全感等等孩子生气了就会离家出走。坐下来跟孩子好好沟通,从心灵深处沟通。不会,我们平时的教育方式也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关系上,不会是那种传统的家长式教育,出现问题会以共同商量的方式解决,而不是把家长的意见强加到孩子身上。当然有时也会有商量不通的时候,孩子会闷不做声或者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或是发泄或是冷静思考,等安静下来以后再回家,但不会出去时间太长,因为也怕我们担心。我觉得孩子之所以会离家出走,主要原因是家长教育问题,不是平时太过娇惯助长了孩子的坏脾气就是家长太过强势让孩子没有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所以还得从家长自身原因解决。等她自己回来后和她说,有问题你们俩谈,不能跑不能不管孩子,或者找她信得到的好友劝劝她。但你千万不要动手打她啊,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动手,一动手就什么感情都会打没了。有个电视剧是不是叫有话好好说。要我说,不要再去接她,熬熬她的性子?如果你们俩感情一直不错,她还是个妈妈不,要不以后养成这臭毛病,两人有事不解决问题扭头就走算什么,孩子你和你父母一起带着?怕你介意没敢说),改过来可能要一段时间,不熟悉的人听了会不会以为是骂人?这得和她好好说,再加上还有个护着她的丈母娘(我们这里叫护犊子,意思就是不管对错都护着自己的孩子、性格不太好,可能是她太年轻有事就回娘家不管孩子不是好事
心境不够现在的孩子和以前不一样了因材施教多带着出去旅游或者接触一些学识渊博的人这是青少年以及单亲家庭孩子叛逆期的极端表现之一。
这极度说明了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以及家庭亲戚的关爱与理解,得不到尊重与信任。
建议:多陪同孩子,信任与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与正确耐心引导孩子,保护好孩子,树立榜样做好父母!这不仅仅是父母的义务,也是作为父母的责任!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