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读研究生,不想再读下去了,想退学。
确实很令人震惊。
中国有多少孩子连个普通同三本都没机会上,深圳虽然比不上清华北大,也算是名牌吧!
只能说,有知识就是任性。
这样的孩子其实也不少,至少我身边就有。
故事一:
我亲侄子,前几年北大毕业被保送上北大研究生,死活不上,非要先工作。全家人轮番做思想工作,但毫不动摇。哥哥甚至物质利诱,说只要上研究生,给你十万,但侄子面对金钱也毫不动心。
目前小侄在香港工作,问他后悔吗?他说我从不干后悔的事。
只能现在有个性的孩子太多了。
路是自己选的,而且孩子已经成年了,随他去吧。
但前一段的一则新闻,让我心里又一惊。
2018年,深圳研究生院退学有硕博132人,七成原因是因为学位论文不过关无法毕业,主要以硕士为主。
那么这位家长,就要好好的打听一下了,是不想上了?还是被退学了?
实际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算孩子被退学了,现在想扭转局面估计也不太可能。
个人认为,孩子肯定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就算家长打听清楚,也权当不知道吧!不然孩子会更伤心。
不管是被退学还是自己想退学,后果都一样,孩子反正不会再上学了。
既然如此,下一步的重点就是,以后的路怎么走?
可先和孩子好好的谈一谈,看看孩子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孩子还没想好,可以和孩子一起规划。
只要孩子心理负担不重,不后悔,不消极,个人认为,家长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人生漫长,这才刚刚开始,孩子有学历又年轻,怕什么?
故事二:
我的一个朋友,考上了北大研究生,开始像打了鸡血一般,从二本跳跃式上升到了更好的平台内心很那个兴奋,那个有想法。准备在研究生期间干一番大事业,想象着人生就此走上辉煌的巅峰!
这本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是现实却泼了一大盆凉水,他常说:,我是导师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为了博得导师的青睐,功利一些以及为了以后办事评优,他
在看文献,做实验,上课的同时,任劳任怨地完成导师布置给的各项任务,时间久了,压力随之也就有了,任务琐碎没有意义,但又分分钟能把人逼疯,他越来越感到烦躁抗拒。却又无可奈何。
好在他觉得可以支撑自己的便是自己研究的方向领域,很对他的胃口。但是到了二年级,他向我哭诉:,研究的进展停滞不前,自己越来越焦虑,感到痛苦,可没有什么地方能帮上忙的我,除了安慰,别无他法。
后来的一段时间,他很少联系我,我只能道听途说,再从他发表的朋友圈窥察到他的生活一角。
“看不进去论文,烦躁,没有新思路,
郁闷,导师又让我帮他做他的课题,快要被逼疯了....”
再后来,朋友圈也不发了,消失得像是不存在他这个人似的。直到最近,他又与我重新热络起来,笑着与我闲谈着他这一年来发生的一切――
他做实验进度拖沓,导致错过了评选课题的机会,死磕了好久好久都做不出来,数据怎么找漏洞都找不到的时候,他开始了彻底崩溃再加上导师有意无意的时间“压榨”,让他精神状态一度不稳定到做实验中途晕倒。
可能导师也觉得有一部分错来自于自己,就与他沟通,他说,我之前交给你的任务先放放,实验数据实在不行你就改改,一定能顺利答辩,拿到毕业证书的。
导师的一番话,不仅没有让他心情好一丝半点,反而成了他抑郁症的催化素。他听着,只觉自己陷入了自我怀疑,否定世界,否定了之前自己辛辛苦苦做过的一切,所谓兴趣,难道都只是付诸东流?此时没有意识到他开始病情加重,眩晕症频频发作,睡不着,吃不下,无意识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也正是从那时开始起,他身边的人看到消瘦的样子劝他去看看医生。
于是独自一人,他开始去医院,只不过他不想承认自己压力大精神状态不好,去了消化科,幸好医生阅历无数,看出了他的不对劲,转送去看了心理科。
当拿到抗抑郁药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完了,只能在无助中度过了,他尝试吃药,但无精打采,嗜睡,让他状态不见好转。
不敢回家以这样的样子去面对家人,思忖之下,还是去了心理咨询,他也庆幸自己的这一决定,让他的生活有了一丝转机。
医院心理科医生进行了心理辅导。
当时鬼使神差地讲述了他自己心底的无助与绝望:
休息喝药,没用,论文憋不出来,工作也没着落,连个数据都算不好,我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垃圾,我就是个废物,我毕不了业了,我不去选择了断...医生听后,说:休学吧。
他照做了,因为他不知道除了照做他还能干些什么。
而他也庆幸自己有一个开明的父母,爸妈在他跌倒低谷的时候,告诉他:他怎么开心舒服怎么来,爸妈做你的后盾,可以养你他一辈子。像是抓住了生命里微弱却又永恒的一束光,他暗自决定要振作,爸妈只有自己,爸妈还爱自己。
治疗的过程无疑是痛苦而冗长的,治疗高消费,但花了好几万他的爸妈从来不心疼,仿佛只要孩子好好养病,快快好起来就是最大的慰籍,在那之后,长达多半年之久的休学养病,状态找回,虽偶有消极崩溃,却死死抓住父母递给他的救命“稻草”,他复学,放平心态研究,导师自然也一路绿灯,顺利毕业。
我庆幸有这样一个抑郁症的朋友能和我讲述他所经历过的,但我也觉得不幸,不幸于一个天资聪颖,积极乐观的朋友要经历这么多无底黑洞。
现在我也学会了在网络搜集资料,如何和他轻松开导式的聊天。希望朋友早日走出阴霾,拥抱美好。
朋友的经历或许是个例,但是现下不得不承认也不得不引发深刻思考:
硕博群体在光鲜亮丽的光环下,抑郁焦虑现象是常态,接踵而来的,学习,论文,接触的社会人际关系,就业择业等方面的压力不容小觑。
很可能其中一个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啊不要把退不退学这件事看得太重要。
作为家长,了解孩子真正处在的大环境是什么样的,研究生的真正生活是怎样的
了解事实,明白这个时代的包容性与多元性,也了解孩子,孩子有想法,有积极的心态最为重要。
人生处处是转弯。
好在孩子正值年轻,仍可以继续走,继续闯!
对好孩子的定义,不设限。
你应该高兴,也许他发现他不适合读研,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知识层面,会更加的深入,这意味着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讲,这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本科阶段所学习的知识与985本科生相比是非常肤浅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985高校在本科阶段就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张量的表示形式在工程上的应用,以及求解偏微分方程,但是普通高校是没有这些要求,并且考研数学也完全不涉及这些东西,
所以第一个就是知识层面准备不足
第二就是硕士研究生学习讲究的是自主,而不是非要让你的导师给你布置任务,以前不是说有的研究生一星期不能和导师见一次面,这其实没什么呀,但是社会上的大众无法却理解,那些不会自主学习的学生就会无聊,无所事事,结果一无所获。
第三,研究生学习以深入为主,任何概念都是需要精推细敲的,这个过程对于那些并不是真正想搞学术的人来讲是无比痛苦和枯燥的,因为他们耐不住寂寞,静不下心来。
其实大部分在读研究生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他们不过是把读研当成了第二个时光,以此来逃避现实罢了,另外就是社会辅导机构的诱导和社会用人单位的病态。如果读研仅仅为了一个证书,那其实不需要很痛苦啊,好好搞好导师关系,他会帮你顺利毕业的。
给您支3招,希望能帮到你。
1、家长态度要坚定:要尊重孩子,但不要纵容孩子。
什么叫尊重?比如家长想让孩子学钢琴,孩子说想学舞蹈。好,那么家长就不要强迫孩子,就让孩子学舞蹈去吧。这是尊重。
什么叫纵容?比如孩子今天说想学舞蹈,家长同意了。过几天又不学了,又要学书法,家长又同意了。过几天又换,家长还是同意。这就叫纵容。
孩子考上深圳研究生不容易,如果他想辍学,家长就同意了,那就是纵容。
2、倾听孩子的心声:弄清楚他想辍学的原因。
能考上深圳研究生的孩子,一般来说应该比较优秀,应该是能说得通道理的。家长要好好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弄清楚他为什么想辍学。
也许孩子只是一时想不通,钻了牛角尖,跟家长倾诉倾诉就好了呢?这也是极有可能的。
3、缓兵之计:与孩子作个约定,等他情绪稳定下来,再做决定。
如果沟通后说服不了孩子,他还是想退学,那家长就不要迎难而上了。孩子大了,不能来硬的。我建议家长采用缓兵之计:与孩子约定,3个月之后再做决定,如果3个月过后还想退学,那就退吧。
这样做的原因是,不要让孩子在情绪冲动的时候做决定,以后一定会后悔。不论发生了什么,3个月都足以让他心情平静下来了。心平气和地做决定,才不会后悔。
辍学是件大事,何况还是厦门的研究生!孩子不能纵容,也不可逼迫。
读研究生的孩子已经20多岁了,他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家长要做的就是劝他暂缓一段时间,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
首先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被退学,因什么事被退学,可能是考试多次作弊、打架斗殴严重者等等情况。
先了解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还是学校错判,如果是孩子本身问题,作为家长要着重教育,督促孩子不能再犯此类错误,无论孩子被退学还是可以留下。
如果是错判,跟学校再沟通沟通,为孩子伸冤,但一般情况下不会错判。
如不是错判,可以送点礼给学校,找点关系,尽量从轻判决,尽量留在学校。
如果学校坚决要开除,可以让孩子重新学校,重新报考学校,继续上学。作为家长,这个问题早就应该重视。
怎么会发展到被学校退学的地步?
你找学校领导试试,实在不行,送点礼物。
如果还是不行,就给你孩子重新找个技校上上吧,现在技术工人比生还要好找工作读书不一定能成才,但不读也许会对世界一无所知,我有两个亲戚是到了初中毕业后不想念高中,去广州打工了一年,但是自己后面后悔不读书了,又回来读,这个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才决定继续读书的,如果你舍得孩子让他做现在要做的事你就试试,如果想劝他就慢慢告诉他读书的好处吧,其实读书的时候还是挺好的,慢慢沟通会理解你的用心的。反正多读书是好的如果你现在所上的学是你是统招学生的话,那你千万不能退学,这个毕业证可以影响你今后的一生。毕业后那就是你的第一学历,如果现在退学了,那你的第一学历也就是高中毕业,意义深远。如果不是这种情况的话,另当别论了,但要想一下,让你想退学的原因是什么,是客观的原因无法改法了还是个人的思想偏差。这是不要看你的同学是怎么想的。有时统一的想法也是错误的。太多的学生都有过在里上了一两年后要退学的想法,那时了解了专业了解了学校,每天只上几节课,或是根本就不去上课,睡在学校里,无助、失落或是怀疑自已活着的意义。这样都是正常的。但这些人毕业后再回想起来,那是退学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呀,如果你此时也有我上述的感觉,我要对你说,有了这样的感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这样的感觉之后我们该想一下,如何去做。去学习你的专业吧,虽然我们是那么的不喜欢,可是,日后我们可能要依靠这点东西去生活,去支撑我们自己的家庭。去学些你感兴趣的东西吧,图书馆里有那么多的图书,坐在里边用心的去读一下吧。有时这点东西可能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回报啊。学技术去,也不是不可,可是你有想过你会不会有同样的失落呢,同样的无所事事呢。望君三思。
如果你现在上的学是非统招的,思虑过后一定要走了,那就走吧,子曰:三十六行,行行强人(这话也不知哪个子说的,还是我记错了),无论什么东西,学就要学精,那就自然成了最好。技校一般不用参加什么考试,学了技术毕业后拿个资格证就可以了。如果要高考的话,那毕业后还会发一个学历文凭毕业证。
劝君静思之,而后定决何去何从。首先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被退学,因什么事被退学,可能是考试多次作弊、打架斗殴严重者等等情况。先了解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还是学校错判,如果是孩子本身问题,作为家长要着重教育,督促孩子不能再犯此类错误,无论孩子被退学还是可以留下。如果是错判,跟学校再沟通沟通,为孩子伸冤,但一般情况下不会错判。如不是错判,可以送点礼给学校,找点关系,尽量从轻判决,尽量留在学校。如果学校坚决要开除,可以让孩子重新学校,重新报考学校,继续上学。
问题倾诉:许女士带着已经上高三的儿子小高来咨询。徐女士一脸愁容:“高三已经上了半个学期了,看不到他有高三的状态,月考一次比一次差,最近发现他开始上网玩游戏,我和他爸爸还有他班主任老师都找他谈了,考这么差他也觉得很没面子,就答应说要好好学习把功课赶上去。谁知没过几天又不行了,这几天就不去上学了,说要退学,我说服不了他,只好找张老师您帮忙。”
小高觉得去上学是耽误工夫,自己目前的成绩也考不上好的,还不如早点出去工作。
咨询帮助通过分别与许女士和小高的访谈了解到,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包办太多,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权力”。家长认为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读书学习,孩子的功课就会好。他们不知道正是由于家长“过度保护”、“过度满足孩子的需要”、“只要孩子开心怎么样都可以”这样的行为和动机,导致孩子缺乏恒心、耐心、自制力。小高的智商比较高,高一高二的学习负担相对较轻,学习成绩还可以。高三的学习任务太多,小高承认是自己不愿吃这样的苦:“一天两天还可以,天天这样学习,太痛苦了!”
小高说自己没有耐心和恒心一点点把基础知识进行梳理记忆,成绩越来越差,面子上过不去,就越来越不想上学。
针对小高的状况,咨询师的咨询方案是:
一、运用“焦点解决”的理念与方法构建积极正向的氛围,肯定她们共同付出的努力,与家长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二、调整家长的参与方式,以“学习对自己负责”为主线,设计了一系列任务,与小高及小高的妈妈共同制定“契约”,帮助小高进行自我探索。
三、手把手传授学习策略,变“苦学”为“乐学”、“趣学”,小步子、快节奏,让小高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喜悦,重建自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
由于咨询师近两个月的陪伴,小高对自己有了更多层面的了解,也由于家长的配合,小高发现自己身上有巨大的潜能,眼前的困难没有那么可怕了,最后小高自己决定回学校继续学习,迎接挑战。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