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很多读者的咨询:
孩子上x年级了,成绩一直不好,对学习没兴趣,习惯差,怎么办呢?
从教20多年,也接触过很多这样情况的学生。今天就想谈谈怎么帮助这类孩子有所改变。
one 1
其实,这一类学生不在少数,他们的情况有很多相似性:
从小缺少家庭教育,从来没有读过书、拿过笔,随心所欲玩着长大。
一上学,各方面有了束缚,打心眼里抗拒上学和学习。
家长看到孩子上学后的情况,十分着急,于是猛地增加家庭辅导的力度。每天放学后爸爸妈妈轮流给孩子辅导,买了好几本教辅书,让孩子写。但是效果很差。
每天一说学习,孩子就闹脾气、使性子,要花费很长时间,软硬兼施,才能使孩子配合家长。
因为学龄前缺少学习的经历,所以孩子不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比如:听讲不集中精神,听了也充耳不闻,不去思考,更不发言,学生字不能认真观察,总是写错,写完了记不住。
学习差,每天疲于应付当天的学习任务,根本没有时间,踏踏实实培养学习习惯。
一问老师,上课听讲不专心,不发言,说悄悄话。一看作业,到处是错,改起来费劲。总而言之一句话,哪儿哪儿都差,让人不知道从何抓起。
two 2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咱们想让孩子受教,在学习上有改善,就得先了解他们。以我接触的这么多学生家长来说,我感觉,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孩子,或者说,没有去努力想办法了解孩子。
先分析一下这一类学生的心理。
上学前,我自由自在地玩了6年,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学,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没什么规矩,没人管我,每天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多么轻松愉快啊!
好,上学啦!我的生活一下子变了!按时起床、按时上学,在学校里,每天要上那么多课,学那么多知识,要写字,要算题,要学英语,没有闲着的时候,一点儿也不自由。
我已经很烦了,老师和家长也不夸我,反而批评我。你们没看到我已经很费劲儿了吗?
班里的同学怎么什么都会?他们什么时候学的?怎么老师一讲,他们就能记住呢?我怎么就记不住呢?有时候老师说的,我都不懂什么意思。
老师总是说我得加油,说别的同学早就开始学了,我差得太远。可是我怎么知道要早点儿开始学呢?也没人跟我说过啊!我也不想这么差啊!我也想学习好啊!可是我做不到啊!
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逼着我学习、写字,不知道我在学校学了一天,已经很累了吗?逼逼逼,就不能让我歇一会儿吗?
我坚持着学习、写字,可就是学不会。学习不好玩,我不想学!我想回到上学前!
发现了没有?孩子是无辜的。孩子上学前没有得到应有的启蒙教育,不是孩子的错,责任在家长身上。如果家长们有这个觉悟,那就能减少对孩子的不满和失望。
孩子以前没有接触过学习,又怎么有学习的经验呢?又怎么体会学习乐趣呢?又怎么知道学习的意义呢?
和学习相比,随心所欲地玩耍,当然是舒服的。人的本能就会选择让自己舒服的。所以孩子不爱学习。
孩子小,很多大道理并不懂,你光告诉他:学习很重要,将来xxxxxxxx,孩子想不到这么长远,他只看眼下。
还有,孩子少了6年学习时间,怎么可能短短一个学期就赶上来呢?必然不可能速成。正常的情况恰恰是现在这样:孩子在学习上很吃力,付出了很多时间和努力,但就是追不上同学。因为同学不会停下来等你。你落后的是整整6年啊!怎么追?
Three 3
所以,想明白了这些,咱们家长就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01 | 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
孩子之前缺少积累,所以学习困难大,学得比别人慢,记得比别人差,学习的态度也不积极,这都是之前的欠账。
过去的已经不能追回了,那就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地努力。
不要和别人比。和自己比。
不要有幻想,凭你督促了一段时间,说了几句话,就能让孩子有很大的改变。
现阶段,孩子能跟得上正常的学习进度,就算完成任务。饭要一口一口吃,缺的课,也只能慢慢补。用什么时间补,只能用别人休息的时间,不然你在学,别人也在学,当然总是差一截了。
02 | 想方设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 |
这一点相当重要!!!
孩子本身从玩转向到学,就是一个由奢入俭的过程,难度是很大的。在启动这个环节,就比那些习惯了学习的孩子要费劲儿得多。
你再简单粗暴地逼他,逼急了,孩子自暴自弃,不学了,那就惨了!
怎么让孩子愿意学?
核心就是:让学习变得有点儿意思。
不要只会让孩子写写写、读读读。认字可以用玩具、用游戏、用比赛的形式;写字尽量压缩量,质;难度要适合孩子,让他尝到甜头。多找一些学习的资源,好看的书籍、视频、音频啊,网上去找找。多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
这里面有很多学问,需要家长去花心思,跟老师请教、跟别的家长学习、多尝试、多摸索。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03 | 课内学习 |
对于这一类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课内学习就能用掉极大的时间和精力,现实一点,不要想着快速超车,一味增加练习量。基础没打好,做的越多错的越多,没有什么意义。
怎么课内学习呢?
一句话,跟着老师走。先把教科书上要求的掌握了。书上的会认字都认识,会写字都会写、会用,课文都会读,该背的背下来,题目都会做。每天的作业独立完成,按时完成,有错就改,错误弄懂。
别看我说起来就这么几句,做起来并不容易。
不要觉得写字、计算太简单,孩子都会了,用不着练。真的简单吗?那孩子能一做就对吗?如果不能,就还是功夫不到家。其实,真正的掌握,是要有一定的熟练度,而不是想半天。简单的事重复做,也是很考验家长和孩子的耐心、认真的。
04 | 亲子共读 |
如果说,只完成学校的学习内容,家长还不踏实,还想多做一点儿的话,那我觉得,宁可少做一点儿题,也要每天抽出10分钟进行亲子共读。
做这件事,主要是想达到这几个目的:
提高识字量
(用故事和家长的陪伴)培养学习的兴趣
培养亲子情感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仔细想了想,亲子共读,并不是只有学龄前、低年级的孩子才需要、才可以进行的。对于学习吃力的这一类学生来说,不管是几年级,都可以进行亲子共读。
因为这一类孩子的能力,本身就是低于同龄孩子的,再加上学习困难,孩子的心理更是比较脆弱,需要依赖家长。孩子学习差,更需要得到肯定,亲子共读能满足这些需求。
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有不同的作法:低年级的孩子,可以读一些低幼读物,年级高的孩子,可以亲子共读适合这个年龄读的书。低年级对孩子,可以主要由家长读给孩子听,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一起阅读,然后交流阅读感受。
在这篇文章里,仔细分析了学习困难的一类孩子,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给家长提供了4个方法:
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
课内学习
亲子共读
操作方便,效果不错。有需要的家长朋友,可以试一试哦!
你好,小学是不能不去上学的,因为九年义务教育,都是要求孩子去上学的,建议你可以先放好心态,和我家长说清楚自己的压力,好好和父母沟通,让他们多鼓励你,在学校,建议不要太软弱,有同学欺负你建议和老师反映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到你。不行,这是绝对不可以的,第一,小学是属于义务教育,必须上。小学里面有好多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你的生活中要运用,小学不去上的话你不会识字的,就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数学上就连加减乘除都不会,面积都不会算,没有这些知识你以后什么工作都找不到。你的话是被人欺负而不想去上学的,你可以选择告诉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说有人欺负你,实在不行的话只能转学了。每个孩子都应该经历这个过程,当你长大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很感谢当年为学习努力的你。如果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和家长坦白。不要什么都埋在心里。对于作业这件事情,除了你会经历你都其余同学都会经历,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而面对学校的那些难过不开心,你也应该和家长努力的沟通,说出你自己心里的问题。这样才能得到解决。我是老师,你的父母如果同意,政府机关也不追究你父母的责任,在家请家教老师也是不错的选择,学的知识会更容易接受。但是因为你是因为被欺负才不去上学,这有些逃避,你应该试着和同学沟通,以后还是得和别人相处的绝对是不允许的啊!接受教育是你以后步入社会的啊!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可以让你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更加轻松啊!以后你想生存的话!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是寸步难行啊!学习知识是为你以后的生存、生活做铺垫啊!
每个小孩都会在某个时候对上学多少有些抗拒。中小学生的种种心理病中,近来增加最显著的就是害怕上学,不肯到学校去。
以下是孩子不肯上学的几种常见原因和解决之道:
焦虑孩子不喜欢上学,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一与家人分开就焦虑不安。这中情况最常发生于家庭气氛紧张期间,或孩子就要去另一学校就读的时候。父母如果反应不当,可能令孩子焦虑加深。孩子如果是刚开始上学,家长须注意头几天上学前和孩子道别的方式。
家长必须多鼓励子女,而且不要太注重学业成绩。只要子女已尽了力,即使考试成绩不好,也不应苛责,父母要求不过高,子女便无须承受过大压力,于是焦虑减少,念书也就不感到辛苦了。
寂寞有些孩子不喜欢学校是因为没有朋友。如果小孩总是自己一个人,或者假装生病逃避课外活动,又或以送贵重礼物来讨好别人,很可能就会在学校没有朋友。
教孩子社交技巧可帮助孩子解决感觉寂寞的问题。应多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互动的机会,例如让孩子帮助老师派发本子,或者全家去餐厅吃饭时让孩子练习点菜。父母也要传授孩子一些结交朋友的技巧。
受欺负有些学生讨厌学校是因为害怕同学。如果孩子过分沉默焦虑,在学校没朋友,或突然自信心低落,那他可能在学校受人欺负了。
解决此问题最常见的方法是向老师报告,但这是不够的。向老师报告并不不能不会再受人欺负。最要紧的是帮助孩子采取主动,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找到防止欺负的办法。
学习困难有些孩子不肯上学是源于生理问题。有些孩子不喜欢学校可能是因为患有学习障碍。他们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无论他们怎么努力,进步都很有限,加上家长和老师不予体谅,久而久之,自然抗拒学习。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常常精神沮丧,老是没法完成学校作业,或者似乎总是不听从老师的话。他们也许无法记住简单的事情。
家长要主动和学校商量解决之道。
怕老师如果孩子经常抱怨老师"太凶"、"不公平",该怎么办?
家长该去找老师说明孩子的个性,这通常可改善老师和孩子的关系。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教孩子自己面对困境,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孩子好学上进,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父母应找机会带孩子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让他们知道父母工作的情况,体会父母辛苦工作的样子。从而让他们了解刻苦是生活中应有的历程,只要肯努力,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1.给予实际的期望不要用野心来期望孩子将来做科学家和律师等。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特殊的天分,都能走出自己的路。
3.以身作则,把应有的生活态度传达给子女。
4.作好学习的准备
心理上的准备在孩子将进幼稚园、小学和中学时,父母可带他们到学校走一走,让他们了解一下学习环境,认识老师和熟悉学习情况。
5.与老师合作要懂得欣赏老师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贬抑老师,或与老师发生冲突,否则,孩子就会看不起老师,这会对孩子造成学习上障碍。父母应多和老师沟通增进彼此得了解,寻找适合孩子学习的有效方法。
6.专注学习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时间阅读;别干扰孩子阅读;列下粗略的时间表,留意学习进度。有效的练习方法父母应有步骤的讲解;先示范,然后让孩子做一次,不好的地方当场改正,再让他独立地做一次;密集式练习,但每次练习时间不要太长;有错要及时正;注意预习和定时复习。强硬不想是没什么办法的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