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安徽叛逆孩子管教学校!

高中学生有网瘾(高中生有网瘾怎么办)

发布日期:2022-05-21 浏览次数:

中学生怎样戒除网瘾

1、管住中学生的前。现代家庭结构家家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受到家长的宠爱,有很多零用钱,而大多“网瘾”的学生一般都去网吧上网,多余的零用钱为他们提供了帮助,有的同学甚至连饭钱都花光了。家长要控制孩子的零用钱是当务之急,但不是说从此一份不给,只要能维持正常的花销就可以了,逼得太急,那些为了上网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学生就有可能适得其反。2、利用爱心、耐心和诚信解开学会说呢过心中的“结”。很多人对患有“网瘾”的学生采用粗暴的制止和严厉的斥责,这往往不能奏效,而且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我们在前期已经分析过,“网瘾”学生很多时候是依赖网络而不是喜欢网络,所以我们要用真诚去爱去感动他们,让他们接受一些朴素的道理,先不要谈对她的期望和自己学业的荒废,我们的目标是在尽可能不让学生感到惭愧和压力的时候,积极唤醒学生对目前状态的认识,同时倾听内心积极的声音,从而激发学生内在戒网动机,让他们想象着有一天不再整日上网,而是过着踏实自豪的生活。一旦我们能在这方面取得成效,我们就成功一半了。3、分阶段缩短学生上网时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制定戒网计划有循序渐进。最明智的做法是分阶段缩进学生上网时间,时间为两个月,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能按计划执行则给予奖励,做不到时则罚。制定的目标执行起来必须严格,父母态度要坚定,帮助孩子重拾信心,找回自控力。

李建学心理网首席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 ——李建学: 

义帆来我这里时,头发长得完全遮住了眼睛,我甚至看不到他脸上的表情。很高的个子,却佝偻着背,从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一个青春期孩子应有的活力。

义帆妈妈将我拉到一边,低声说:“李老师,我是从一个朋友那里听说您的,特意来找您,请您一定要救救我这孩子,这孩子整晚整晚的不睡觉在上网,黑夜白天颠倒,我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我示意义帆妈妈先坐下,然后请他们一家三口说说过来的原因,妈妈抢着说了义帆的一些基本情况。

义帆今年16岁,上高一。高中之前,在父母眼里,义帆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学习很认真,成绩一直不错,但由于性格较孤僻,很少出去玩。老师也反映义帆在学校不怎么合群,与他友好的同学较少。平时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要么看书,要么就坐着发呆或者看电视。父母觉得他除了上学,其它时间呆在家里也蛮好的,既能专心学习,又避免被其他同学带坏了。中考考得不错,父母为了奖励孩子,特意送了一台义帆期盼已久的高配置电脑给他。

  孩子沉迷网络,亲子关系紧张

不料,自从他迷上一款网络游戏之后,整个人就完全变了,整夜整夜地上网通宵玩游戏,早上三个闹钟都叫不醒他,父母拉推他也不醒,常常上午甚至是一整天都不去学校上课,在家抱头大睡,睡醒了饿了才吃点东西。他常常不洗澡,甚至不洗脸不刷牙,更不出门,父母怎么说教、谩骂、威胁都没用。

因为长时间不上学,功课一落千丈,学校老师最开始要求见家长,后来要处分义帆,到最后要求他退学。妈妈是个急性子,每次去见完老师回来,都会大发雷霆,爸爸在旁边看着也不怎么管。

就这样,义帆与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有一次,父母强行把电脑拿走,义帆竟以死威胁,用刀割脉。幸好刀子及时被爸爸夺下,才没造成什么伤害。从此之后,父母更没办法了,每天看着本来乖巧、懂事的孩子变成现在这副颓废、堕落的样子,只能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送电脑给孩子,害了孩子的一生。

过激的处理,网瘾进入白热化

后来,义帆妈妈在同事的建议下,将孩子送到了郊区的一所强制戒除网瘾的军事化管理学校。说是学校,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小的训练营,这里的孩子都是被父母送来强制戒除网瘾的。在里面仅仅呆了两个月,出来后的义帆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妈妈心里既着急,也心痛,曾问过孩子这两个月都发生了什么。义帆提及,教练常体罚他,还给他剃光头,教唆其他同学打他,愤怒的妈妈便找到学校理论,为孩子讨说法。然而,一切都已于事无补了。

从训练营回家后义帆不玩电脑也不说话,不出门,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见任何人,吃完饭就睡觉,饿醒了再吃饭,吃完了接着睡。一周之后,他又开始玩电脑了,但还是不说话,饭送到电脑前就吃,不送他就不吃,不让玩电脑就砸东西,还大喊大叫。妈妈越来越担心,几乎天天以泪洗面,也迁怒于他爸爸不帮忙管教孩子。

义帆妈妈在说这些时,义帆好像在听妈妈说别人的故事,爸爸则坐在角落也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慢慢打开孩子的心扉

问到义帆小时候的一些情况,妈妈说孩子小时候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那时她和老公忙于事业,没办法照看孩子,三岁之后才把他接到身边。可这时老公由于工作原因又去了外地,很久才回来一次。有时难得回来,两人也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经常闹得不欢而散,所以一直都是她在照顾义帆。自己脾气不好,有时候义帆不听话也会打他。但义帆还是蛮乖的,她怕坏孩子带坏了他,不让孩子与其它孩子玩,放学后直接回家,这些义帆都做到了,让她很省心。

当初妈妈喜欢义帆安静,觉得他不交朋友好好学习也没问题,上初中后,妈妈看着身边同事的孩子结群学习去玩,就经常叫宅在家里的义帆也学学同学们,不要老封闭自己。殊不知,妈妈越是唠叨,义帆越是不想出去,最后反而连跟妈妈沟通都不愿意了。说到这里,妈妈又难过地哭了起来。

在接下来的环节,义帆和我单独沟通,他双手交叉抱胸,后背直挺挺地靠着沙发,整个一副拒绝靠近的姿态。为了让他感觉舒服些,我也向后靠着沙发,这样我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会稍微远一点,对他来说威胁也会小一些。果不其然,我向后一靠,他整个人就稍微放松了些,挺直的背也稍微前倾以便坐着更舒服。

感觉他稍微放松些,我们从他被父母软硬兼施,被迫一起来咨询谈起,随着他慢慢地放开,又谈到他的头发长得好像可以让他躲在后面,隔断了与他人、这个世界的联接。其实义帆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的领悟力很强,他自己也知道玩网游是他在逃避现实中不被理解、不被认可、没有朋友、没有快乐的痛苦,他只是想有一个安静的角落,可以让他自由呼吸。

父母在改变,亲子关系改善

在后来的咨询中,意识到自身问题的父母和义帆进行了一次对话,父母真诚地向义帆道歉,他们过去不懂得怎样为人父母,总是把自己认为好的强加给他,从不考虑他的感受,不尊重他的想法,特别是没经过他同意,强制性送他到训练营戒断网瘾,他们的不当行为让义帆受伤,他们知道自己过去错了,以后一定会改,请求义帆的原谅。看着泪眼婆娑的父母,听到父母说出“对不起”三个字时,义帆终于流下了释然的泪水。

随着咨询的进展,义帆与父母的关系在不断改善,大家交流多了,谈话、商量事情也顺畅了,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好了很多,很少有争吵了,前不久他们一家三口刚去了旅行。义帆还说他们家订了一个家庭条规,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商定的,每个人都可以相互监督,他给自己的规定是没上学之前每天网游不超过两小时,其它时间用于看书学习、运动等,上学后只有放假期间才可以玩,且每天也不能超过两小时。考虑到义帆已有一个学期没去上学,爸爸妈妈尊重孩子的想法,先到学校为他办了休学一年的手续,而他自己在网上找了一个大三的学生帮他补习落下的功课。

重拾学习,重返校园,建立朋友圈

三个月后,义帆和父母再次来到咨询室,他们很高兴地说,义帆现在很少上网玩游戏了,和他们在一起话多了,人也开朗了不少。义帆说那个大三的学生帮他补习功课很用心,不仅是他的老师,还成为了他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之前落下的功课大都补回来了,他要抓紧后面的时间继续学习,新学年开学后他就可以重回学校了。

看着这开心的一家三口离开的背影,感觉义帆不仅是在期待即将到来的新学年,更是在迎接他的新人生。

李建学结语:网瘾不可怕。从表面上看是孩子沉迷网络,厌恶学习,本质是家庭关系与亲子关系的不良。只有看到孩子网瘾背后的心理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搜索标签:

官方微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