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安徽叛逆孩子管教学校!

关于青少年网瘾规范型需要(关于青少年网瘾法律法规)

发布日期:2022-05-21 浏览次数:

如何预防青少年网瘾!h2>当未成年人因上网而受到社会功能的损害并符合以下条件时,p>

向精神卫生专业寻求帮助:p>

1、对上网有强烈的欲望或冲动,想办法上网。p>

2、经常想着和上网有关的事情,回忆之前的上网经历,期待下一次上网。p>

3、多次对家人、亲友、老师、同学或专业人员撒谎,隐瞒上网的程度,包括上网的真实时间和费用。

4、自己曾经做过努力,想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没有成功。

5、若几天不上网,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易怒和厌烦等症状,上网可以减轻或避免这些症状。

6、尽管知道上网有可能产生或加重原有的躯体或心理问题,仍然继续上网。

对网络使用不当者进行干预时,提倡采用综合的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实施干预的人员应为受过专业训练的合格人员。

严格禁止限制人身自由的干预方法,严禁体罚

对网络使用不当者中伴有明显焦虑、抑郁、强迫等精神症状的个体,应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并依照有关临床诊疗规范进行治疗。治疗使用精神科药物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禁止损毁性外科手术。

扩展资料:

网瘾的形成原因

网瘾成因和家庭关系密切相关。网瘾青少年比普通青少年网民受到的家庭管教更为严厉,所获得的鼓励和安慰更少,两者在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上区别明显。

网瘾程度越严重的青少年,“未与双亲一起住”或“仅与父母亲中的一方一起住”的比例越高。报告指出,如果与父母亲一起居住,将有可能有效地抑制网瘾。

百度百科-网瘾青少年

未成年人上网需要受到监督和引导。一些无良商家和企业把他们当成牟利的对象,通过直播打赏、网络游戏、灰色交友等,诱使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挥霍家长血汗钱,构建了一条灰色产业链。轻者,影响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和健康成长,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家庭矛盾凸显;重者,把未成年人引上违法犯罪的邪路,养成一个恶习,毁掉一个孩子,引发家庭危机。

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未成年人涉世未深、自制力差,心智发育不成熟、识别风险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弱。特别是一些由老人看护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疏于监管,更容易被网上的不良信息所影响。

2019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创新发展白皮书(2009-2019)》披露,近七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存在未成年人不正常接触网络不良信息的问题,大量网络载体、电子游戏中的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内容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搞清问题所在,随即重拳出击。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施行;同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再加上此次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向以未成年人为牟利对象的乱象公开亮剑,为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了保护伞。

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让我们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潘彤)

搜索标签:

官方微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