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心智:孩子是否真正到了适宜上学的程度,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发展水平,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其中,身心发展程度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包括一定的独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承受学习压力的能力,等等。一些正常入学的孩子面对学校生活都有吃不消的感觉。因此,如果孩子在这些方面达不到学龄孩子的水准,不可揠苗助长,等到7岁上学也不算迟;不然,处于“劣势”的孩子会产生焦虑情绪和自卑感,自信心无从建立,甚至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但是,在这些方面明显“早慧”的孩子,早起跑或许更有利。
同时,机构方还会对家长进行线上的单独跟进,一方面了解家长的需求,回答家长的疑问,让家长更加放心的把孩子送到机构学习;另一方面,多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还能使老师能够更加了解孩子,与家长共同陪伴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如果父母上面这些都做到位了,孩子依然有分离焦虑,上学还是会哭闹。那便是孩子还没有适应这个过程。我们需要更加耐心地等待孩子慢慢接纳。
自孩子入校开始学习以来,学习成绩在老师教导下提升很快。孩子们被老师重视,自信心很强,每次测试成绩都有提高。我现在给孩子打电话都不问学习情况,孩子主动和我们汇报,知道孩子学习生活非常非常好,我心里很高兴。我们会努力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