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炯,是正面管教讲师,本身也是一位家长。对此她表示,在这期间家长必须有正确的认识,才会产生正确的引导。比如,孩子们肯定会有不愿开学的想法,但是家长不能将此与""不愿学习""挂钩,而应该认识到这只是一个人不愿从一种状态切换到另一种状态的正常反应,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家长可采用共情方法,引导孩子重新建立作息规律。又如,孩子居家久了,与同学之间关系生疏,感觉难以融入集体,家长更是不能给孩子贴上不合群、孤僻的标签,而是应该提前带孩子接触同学,一起玩耍,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
现在的青少年对于自己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是盲目的学习,不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有些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不自信,缺乏自主考虑,无法集中精神,长期这样,而家长却不重视,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压,逼得孩子厌学,青春期的孩子心智发育不成熟,无法很好的面对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很多家长对孩子偏重于关心智力和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孩子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
而站在孩子教育最基础的需求上考虑,首先是需要让孩子有学上,另外就是孩子最好要上学方便,可以减少孩子上学放学所需要的时间和接送成本。
孩子的焦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长的焦虑。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家长就开始焦虑,担心孩子学习跟不上、和同学相处不好等等。家长的担惊受怕、不知所措和牵肠挂肚,其实就是焦虑情绪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