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些家长自己就是电子产品的沉迷者。褚建利认为,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家长要以身示范,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长时间打游戏、刷抖音等。“在孩子使用手机前,要与孩子‘约法三章’,为电子产品的使用达成可行的规则。”褚建利坦言,生活即教育,家长要及时察觉孩子成长的变化,不断改进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关于孩子依赖电子产品,桐乡第七中学校长屈利玲也听到过一些家长的反馈。几年前,有位男生沉迷电脑,一玩好几个小时,家长却无计可施。“信息社会,让孩子彻底远离电子产品可能不现实,如何让孩子不沉迷、不依赖是家长们要思考的。”屈利玲认为,家长做孩子的榜样,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有助于家长与孩子的交流。
小学生马上就要返回学校上课了,其实家长要知道孩子从居家学习到在校学习,需要一个过渡期。学生很长一段时间在家学习,一下子马上要回到学校进行学习,孩子可能会有些不适应。现在很多学生都已经适应了网课学习,学生需要时间去慢慢适应老师的面对面授课。
为了减少分离焦虑症,父母可以对即将入园的宝宝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提前管理。比如说,可以提前跟孩子讲述关于幼儿园的绘本,如《汤姆上学记》;循序渐进,从半天开始适应,逐渐转为一天;当然更重要的是家长的平常心。如果孩子一哭,家长就慌神,这种情绪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更加焦虑。更不要因此而让孩子不去学校。
第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念。《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因此,家长要跟上教育新变化,提升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懂得一些基本教育方法和育儿知识。家长必须要自学,提升自身的知识和素养。这样才能够担当起家庭教育的重担。提升文化知识是核心,其重要的途径:一方面是自学一般的教育学、心理学,还有育儿知识;另外一方面,通过线上学习,在网站上查询、学习相关教育网站,丰富自己的育儿知识与能力。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