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中的妈妈的做法值得提倡,要让孩子明白上学是她自己的事情,不是父母的事。若是想磨蹭改自己迟到,后果也自己承担。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二4班李祖一家长:首先,徐老师和谢老师介绍了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也询问了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徐老师称赞了孩子学习成绩越来越稳定,能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徐老师也指出了她做事比较拖拉,写作业容易犯粗心大意的毛病。其次,徐老师也详细询问了我们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对老师教学的要求,也告诉我们一些教育孩子的好方法,让我们认识到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责任,只有双方共同努力,孩子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现在社会,家庭孩子老人这些重担都肩负在家长身上,工作上在遇到一些麻烦,孩子若是再不能好好学习,就更会引起他们的焦虑心理,孩子自然而然成为发泄的对象。逐渐孩子就会吸收家长的不良情绪,引发孩子的焦虑。
再说第二个观点:从家庭教育开支预算来说:投入有点多。幼儿教育投入占比已经达到了20%了,这还没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加入您家有双方老人的需要赡养的话,加上孩子,扣除车贷和房贷,人均可支配收入大概在1-2万。而教育的开支并不仅仅是幼儿园的托费,还包括家庭教育的投资。如果家庭教育投资在3-4万每年的话,孩子教育投资一项就将近占家庭收入的了40%。这一投入这是明显不合理的。以后重点小学要不要考虑、学区房要不要也考虑一下?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