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安徽叛逆孩子管教学校!

如何帮孩子度过叛逆期(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

发布日期:2022-04-27 浏览次数:

青春期叛逆

叛逆,并非坏事。

小雅小时候是个特别听话的孩子,但是等她上了初中,小雅妈妈觉得这一切就都变了。

那天,小雅妈妈回家晚,一到家就张罗着做饭,小雅在客厅看电视。

快做好饭时,妈妈看小雅闲着,就想让她帮忙摆摆餐具,也顺口抱怨了几句:

“这么大个闺女了,也不知道体谅体谅妈妈,我是忙完了外面还得回家给你们当老妈子,就知道在那儿看电视也不知道帮帮我,生你真不知道有什么用……”

小雅听完这话就生气了,关掉电视,赌气进房间,把门关得砰砰响。

小雅妈妈又开始指责她态度不好,又说房间乱的没法下脚。

小雅受不了开始大喊大叫:“为什么我干啥你都看不顺眼?”

母女爆发争吵,这时爸爸刚好回家,工作一天,心气也不顺,就和妈妈一起指责起了小雅。小雅觉得平时很爱自己的爸爸也背叛了自己,一气之下哭着逃出了家门。

小雅离家出走之后,爸爸妈妈又开始互相指责彼此教育有问题,一场“家庭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No.1、好好的孩子怎么就叛逆了?

很多家长对于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都非常不解,觉得原来乖巧听话的孩子怎么一夜之间就变了。

其实,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除了生理上会出现突飞猛进的变化,他们的心理也在飞速发展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自我意识质变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出现了觉醒,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由以往的服从家长转变为自我探索,开始热衷于思考自己的特点(优点和缺点)。

独立性增强

与成年人关系改变

他们在主观上开始与成年人靠近,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因此常常会顶撞父母以彰显他们与成年人接近的能力、观念等等。

与小时候的玩伴不同,青春期的孩子期望与同龄人发展出更为稳定和深入的关系,并从彼此的交往中获得认可与尊重

性意识的萌芽

总而言之,青春期叛逆是对父母从仰视到平视的进程,也是孩子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如果父母盲目处理或者教育不当,很有可能让孩子走入歧途。

No.2、青春期的家庭教育要谨慎

虽然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以大人自居,但是他们的各方面仍然还不完善、不成熟,也无法真正的独立。

比如他们还不具备严谨的思维,无法正确的处理情感上的问题,也没有很好方式去应对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

他们成长愿望和现实情况的差距,会让他们的内心充满矛盾,跟家长的关系变得更加敏感,家庭教育的难度也开始增加。

然而一些家长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却采取了许多错误的措施。

由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孩子会开始质疑家长的言行、决定,出现顶嘴、不听话、我行我素的行为方式。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成长的表现,只是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于是采取指责、辱骂甚至体罚等手段对孩子进行打压。

一些孩子虽然在父母的打压下表面变得听话了,但是内心开始抗拒与父母的交流,与父母产生隔阂,父母无法再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与心理建设中去。

还有一些孩子则会更加激进,采用极端式的、自我伤害式的方法来对父母权威进行挑战,比如旷课、早恋、甚至违法犯罪。

还有的家长,面对青春期叛逆,一方面觉得这是正常阶段,一方面也觉得束手无策,干脆放任自流。

青春期教育难度加大,这就需要家长更有技巧,而非简单粗暴或消极回避。

No.3、青春期教育该咋做?

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不应该再一味的以命令的形式指导甚至强迫孩子做事情,应该给予孩子选择和说不的权利,为他们分析后果,让他们自己权衡。还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调整自身心态

面对孩子叛逆,家长要有一个心理准备,调整自己的心态,想好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策略,这样才不会因为孩子叛逆行为影响自己的情绪,做出暴力教育的行为。

不回避性教育

爱情与性很美好,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危险和后果,要把这些都教会孩子。可以跟孩子谈论异性,什么样的异性可以做朋友但是不能做爱人,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伴侣,爱情中有哪些责任等等,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念和性观念。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既棘手,又很重要,如果你心里没底,不妨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求助!

他们能帮你分析孩子的心理,给出具体的教育措施,了解青少年心理特点和需求,更好的与孩子相处,改善和孩子之前的的紧张关系。

搜索标签:

官方微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