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安徽叛逆孩子管教学校!

小孩子打妈妈怎么教育(孩子打妈妈应该怎么教育)

发布日期:2022-05-06 浏览次数:

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我以前租房住的隔壁一户人家,一个小女孩打她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还有邻居路人,真的都不敢看,有次打了我俩女儿,那时候我的两个女儿也还只有7岁和8岁,比那女孩只大一点,当时就还手拍了一下那女孩,她奶奶就闹到我们家!

上午和闺蜜聚会,她神情凝重,跟我说起一件让她十分伤心的事儿,听完我也心疼她,但带娃就是像打怪,一级一级的修炼,我家娃也曾有过让我头疼不已的阶段。

原来闺蜜的儿子小冬瓜,这段时间好像进入了传说中可怕的两岁,向来乖巧的娃,不但变得玻璃心,动不动就哭。还特别喜欢和她对着干。周末中午吃过饭,冬瓜在飘窗上玩动物小玩偶。午睡时间到了,闺蜜喊儿子去睡觉,谁知小冬瓜嘟起小嘴喊:"我不我不。"闺蜜脾气暴,抱起他就放在了床上,小冬瓜蹬着腿表示抗议,手里还拿着小玩具。

闺蜜一把抢过动物玩偶,嚷嚷道:快睡觉啦!谁知她不但哇哇大哭起来,嘴里还喊着"打打打",跑过来朝着闺蜜脸上就是三掌。

"当时简直气死我了,于是我也打了他三下!这样他就知道,打人是没用的。"闺蜜说这话的时候,还是一副愤愤不已的样子。亲妈被自己的孩子打脸,确实有些难以置信。

2岁叛逆期的可怕在于,孩子可能会出现很多你意想不到的行为。闺蜜一时反应不过来,就被娃打了。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究竟应该看做是孩子"不懂事儿"进行冷处理呢?还是应该像闺蜜一样,打回去让孩子"长记性"呢?

孩子"打人"原因不同应区别对待

大宝2岁时,有一段时间也经常出现"动手"的情况,不过目标并不是我,而是爸爸。在和爸爸玩的时候,他经常会高兴的哇哇大叫,并且去拍打爸爸的脑袋。面对这种情况,爸爸一般都会捉住他的手,让他冷静一下。再告诉他,你可以拍手,但是不能拍我哦,我会疼的。

△、表达激动的情绪

像大宝这样,并非有意去攻击谁,"打人"也不具备目的性。而是因为他在玩"疯"了的时候,缺乏一定的语言能力,又不知道肢体该如何表达,甚至说,这个时候娃如果拍打大人,还是对我们亲昵的表现。这样的"攻击"行为,不但出现在和父母的玩闹中,也会经常出现在小朋友间的互动中。如果家长反映过激,不但会吓到孩子,还会让孩子对"打人"行为的后果产生更多的好奇。

△、觉得打人很好玩

陈啸谷是我们小区里出名的"小淘气",在花园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总是会莫名其妙的打别人,有次二宝正在玩跷跷板,就猝不及防被他打了一下,二宝哇哇哭起来,而陈啸谷在旁边饶有兴致的看着。在旁边闲聊的奶奶见状,急忙过来让他道歉,陈啸谷也乖乖的道了歉。

对于2岁的孩子,无缘无故打或推搡别人,都是一种试探性的行为,是他们逐渐建立"因果逻辑"的一部分。这个时候,只要及时制止孩子的行为,并且告诉他,这样小朋友会哭,会觉得很疼,一般情况下他就不会继续打人了。

△、用打人表达愤怒

闺蜜家小冬瓜打人的起因,跟上面两种情况都有区别,既不是无缘无故的发生,也非情绪上兴奋。而是因为妈妈粗暴的拿走了他的玩具。他是在用打人的方式来发泄情绪。这种行为的产生一方面和宝宝对情绪的控制不成熟有关,一方面也和家长平时的言行息息相关。

当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打回去有效吗?

面对满嘴喊着"打打打",而且往自己脸上玩命扇的娃,在佛系的爸妈都会火冒三丈的。用闺蜜的话说"简直反了,以后还要拿刀砍我是不是",必须马上就地管理一下。像闺蜜这样,当即还手,武力压制的妈妈大有人在。但是这样能解决问题么,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家长"过激"行为,会助长宝宝打人的习惯。这个结论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当孩子感到愤怒,他采用了"打人"这样的手段,而被打的妈妈,还手也用同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时还向孩子传达了这样的逻辑:谁的力量大,谁就能在表达愤怒时压制对方。

三招搞定"发飙"的娃

1、 立刻制止暴力行为

在两岁孩子的世界中,行动的力量永远大语言语。当娃举手打人,大喊大叫根本没有用。爸爸妈妈应该严肃地控制住他的双手,生气的盯着他的眼睛。如果孩子大喊大叫,继续控制,知道他自己平静下来。告诉他,无论如何不能打人。

2、 不妨装"弱小"

二宝曾经因为抢玩具用脚踢哥哥,我上去按住他说,不应该这样做。大宝因为看过爸爸在自己面前示弱,于是很夸张的倒地翻滚,还掩面假装大哭。二宝懵了,我说,你看,你把哥哥打的疼哭了。平静下来的二宝,走过去揉揉哥哥的肩膀,我接着教他说:"对不起哥哥。"奇妙的是,从此他再也没因为生气打过哥哥。

你看,用同理心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暴力行为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也能够让他从心里理解,为什么不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发泄情绪。

3、 如果气的要爆炸,可以原地"爆炸"

表妹的儿子皮蛋是个脾气暴躁的小男孩,小时候妈妈曾经因为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很苦恼。满地打滚,摔东西,对他来说简直家常便饭。后来表妹为此参加了一所幼儿园的训练营。

老师教给皮蛋一个办法,如果觉得很生气,就想象自己是枚炸弹,心里大喊"爆炸",然后再想象自己炸出了很多香甜的爆米花,这样就不会觉得生气了。之后皮蛋偶尔还是会生气,但现在他是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爆炸",过一会儿就好了,不会再打滚、摔东西了。

Ps:没有人会永远不发脾气,父母也应该正视孩子的性格。与其要求一个性情急躁的孩子改变个性,不如教他如何忍过情绪最初的几秒。

凌晨妈妈来叨叨:

听过闺蜜的事情,我让她好好想想,她或爸爸是不是打过孩子?闺蜜想了很久,承认之前有几次,孩子不听话,她打过小手,有时气的不行也会说"你再这样我打你啦。"要知道,小宝宝会从父母身上学习很多东西,甚至我们不曾注意的细节,也被他们拿来了解如何与人、与自己相处。归根到底,改变娃打人的根本方法,就在我们这些父母身上。不是吗?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搜索标签:

官方微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