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没有叛逆就没有成长。”——北京中亲联教育研究院院长王占郡
如果有一天,你青春期的孩子对你说“我不想读书了”,你会是什么反应?
一名初二男孩,进入14岁后,青春期的叛逆变得非常明显,并出现了厌学的情绪。面对孩子的任性,父亲并没有打骂训斥,逼迫孩子上学,而是选择了辞职,带孩子开车从丹东启程,向云南丽江出发。
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叛逆,这位父亲选择理解和靠近,用父爱的陪伴陪孩子渡过这个躁动的阶段,非常有智慧!
很多家长发现,当孩子14岁左右时,性情行为突然改变了。脾气烦躁易怒,情绪极不稳定,拒绝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开始出现逃课撒谎、抽烟打架、谈恋爱等叛逆行为,甚至走极端。
面对孩子巨大的转变,父母们感到惊讶又痛心,为什么孩子会变坏?
青春期,是孩子的第二逆反期,从生理角度讲,跨度大概在8岁到21岁左右。14岁的孩子,恰好是进入了青春期中期,是孩子性格最叛逆,反抗性最强,自我意识最浓烈的阶段。
英国科学家曾对9—35岁的男性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证实:青少年更热衷于能够让他们感到刺激的危险行为,其中14岁的少年最为突出,也就是说青少年最容易出现打架、叛逆、学坏的年龄是14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像一枚炸弹,指不定哪根火苗就把他点炸了。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即将面对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分叉口——中考,学习的压力、身体的发育、心理的急剧变化,犹如几座大山同时压在孩子的身上,让孩子焦躁不安。
14岁左右的孩子,就像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每天被不同的力量撕扯着。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现实的半成熟之间的矛盾
在心理上,孩子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可以自己做主任何事情,然而青春期是童年向成人过度的阶段,他们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还都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中。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从心理上希望自己和父母割裂开,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
可是因为对未来的迷茫,对社会的懵懂,对世界的无知,他们又对父母有着极强的精神依赖,希望父母能为自己指点迷津。
心理封闭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李玫瑾教授曾说“当孩子回家,一声不吭就进入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这就是青春期来了。”
进入青春期中期,孩子开始向父母封闭自己的内心,他们拥有自己的秘密,自己的圈子,拒绝父母干涉自己的隐私。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写私密日记,关上房门,拒绝父母进入。
同时他们又渴望倾诉和交流,希望别人能倾听自己的心声,为自己提供理解和建议。
成就感与挫折感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获取成功,就会拥有极强的成就感,他们会非常自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但是一旦失败,就很容易一蹶不振。
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然而这些矛盾不断在他们的身上积聚、冲突,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就是叛逆反抗、暴躁易怒、敏感、喜欢寻求刺激。
教育专家冉乃彦说:“14岁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既有独立成熟的一面,又限于经验、年龄独立不起来,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最困难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家长一定要下足功夫,把问题妥善解决,让孩子顺利发展。”
李玫瑾老师也指出认为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要先学会服软。
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陪伴
虽然说,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分离的过程,父母应该还给孩子自由和独立,但是青春期却是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阶段。
因为这个时候对于人生的迷茫,对于世界认识的匮乏,让孩子急需一个倾诉的对象,一个理智的引导者,而父母就必须扮演好这个角色。
抽时间多陪孩子,带孩子一起旅行,一起运动,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在这个躁动不安的敏感时期,父母在身边,会给孩子带来最大的安全感,孩子的情绪更容易稳定,更有利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为引导教育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父母要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
王占郡院长认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角色要从管家变成顾问。”
《解码青春期》这本书也指出,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父母要变成一个优秀的教练。
我们要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了,他的人生需要自己走下去,那从青春期开始,父母就要开始开始学会放权,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和自主权,父母的作用只是把控孩子发展的大方向不偏离轨道即可。
父母必须要学会自省,学会寻求帮助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也是从青春期长大的,自己已经有着丰富的成长经验和人生经验,足够指导孩子的成长。
然而时代的变化,外界对孩子的刺激和父辈年轻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现在的孩子思想更成熟,懂得知识更多,他们远比父辈同龄时深刻得多。
所以,父母要不断刷新自己,让自己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孩子成长的步伐。
这就需要父母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从多渠道了解孩子,认识孩子,掌握更为科学的方法。
有人说,父母最卑微的时候,就是孩子的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哪个火苗就把他点着了,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和孩子硬碰硬,而是要让自己平静下来,冷静地面对狂躁的青春期。
如果青春期没有过渡好,一个人的青春期可能会延续到三四十岁,甚至一生。作为父母,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多了解孩子,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让孩子和家庭一同顺利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大多数的孩子在2岁以后,即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持续时间约为半年到一年。
初中到高中的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称之为“第二叛逆期”,持续时间三年到六年不等。
青少年叛逆行为,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1、年龄特点——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
2、性别特点——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反叛。
4、诱因特点——主要表现在家长和孩子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激烈对抗。
5、行为特点——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较行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诸如长期在网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讨、赌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扩展资料:
对于叛逆较明显的孩子,家长会感觉到与之难以沟通。这里介绍几条比较实用的亲子沟通技巧。
1、尊重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弱点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2、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自己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3、忌谈成绩
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4、稳定情绪
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5、允许犯错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6、给孩子减负
父母都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从学校放学回来还要进行他们不愿意的培训,使得孩子们没有很好的得到精神的放松,这样就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希望家长让孩子学习的时候也适当的给他们玩的时间。
孩子处于7~9岁的年龄段,将会迎来他们的第一个叛逆期,此时不管是他们的思想还是行为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个叛逆期:12~16岁,青春期的躁动
青春期,是少男少女的甜蜜悸动,但却是无数家长心头的“洪水猛兽”。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在荷尔蒙激素的作用下简直可以发生360度大转变。
孩子叛逆期家长要怎么办
1、要多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因为还年幼,有时提出自己的小小要求,但是可能会表达不清,这时候大人如果没有耐心去倾听的话,这就会使孩子感到非常的沮丧和不开心。但如果大人能够学会去倾听孩子的需求,孩子自然也会听从大人的一些要求和命令。
2、学会尊重孩子。经常在一些公众场合看到一旦有小孩做出一些不合适的行为举止时,旁边的大人就会立马大声呵斥。其实这种教育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大人的责备和呵斥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纠正一些不好的行为,建议大家应该耐心的跟孩子讲解那些行为到底为什么不合适,当然也可以适当的对孩子进行一些小惩罚。中到高中的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称之为叛逆期这个阶段的人是最最懵懂的时期在很多事情中他们都是似懂非懂可偏偏喜欢装的什么都懂似的因为哦他们老是喜欢跟别人唱反调尤其是大人(老师跟家长)大人么觉得这样他们就那样总觉得按大人们的方法做就很受委屈很不甘心(觉得凭什么他们说怎样我们就怎样)他们就是有这种心灵....所以称之为叛逆!!!有个长辈关心或者姐姐哥哥什么的,或是好朋友,就不会有那么长的叛逆期。哎,一般说是初中和高中,叛逆14岁左右和17岁左右--这个没确定的数字的主要要看心里成长
一般开始叛逆的在上初中阶段懵懂期
到了高中成熟点了不过还是会叛逆的
后性格差不多定型了对社会有点初步了解这时候的叛逆表现就因人而定了看性格和心里成熟状况
叛逆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叛逆是人本性的东西,与生俱来就有的。这也不是不好的本性,关键是体现在具体的事情上。不具备叛逆性格的人绝对是缺乏创造力的人,理性的引导,让小孩理性的分析判断,他们的叛逆或许会让你得到惊喜。
最后——历史所有的旧规则都是"叛逆”推翻的。这个年龄属于青春懵懂期,处理一些事情还比较不成熟,容易对长辈产生逆反心理,大多数在10~17岁这个年龄段出现这种心态,当然,你知道这样不好,就要及时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做个父母身边的好孩子吧祝你快乐健康!12或20岁是叛逆期。上初中.差不多14.5.6.712岁左右
搜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