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安徽叛逆孩子管教学校!

青少年的网瘾率有多少(中国青少年网瘾率)

发布日期:2022-05-21 浏览次数:

网瘾人数/中国网瘾人数h2>中国有9000万网民,其中1300万是游戏玩家p>

以下是2005年的一些数据统计。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p>

l中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p>

l其中,初中生达23.2%,职高学生(20.5%)中网瘾的比例达到20%以上。

l在性别差异上,男性青少年网瘾比例为17.07%,女性则为10.04%。

l年龄分布上,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7.1%)最高。

郝向宏估计:在全国1650万未成年网民中,约有近245万着迷上瘾,难以自拔。

陶宏开个人的调查显示:河南的1500多名未成年人罪犯中,因上网成瘾导致犯罪的占70%,而在北京这一比例达到了90%。

2005年6月起上海市一项针对上海市2125名11-17岁初中、中专、高中在校生进行的“网络成瘾”调查显示:青少年轻度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1.6%,中度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2.5%,重度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0.1%,总发生率为14.2%。

生有网瘾的人多吗

在当今中国青少年体中,有网瘾的比例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青少年体成为了网瘾问题的“重灾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干预,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互联网具有交互性、全球性、资源共享、匿名性、性等特点,它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交流界面,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资讯的传播时间,为人类世界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很多人沉溺于网络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习和工作,疏离了朋友和亲人,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甚至继而引发了违法犯罪和不良社会行为,这就是网络成瘾。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干预,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网瘾的现状

年底,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表明,在当今中国青少年体中,有网瘾的比例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京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这项在、上海、重庆、广州等12个城进行的实地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份。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9.72%,虽比年首次发布的网瘾青少年所占比例13.2%减少,但仍呈现较高水平。其中每个人中就有7分之一的是青少年,这呈现出很较为严重的低龄危害,我们通过这些数据来发现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针对问题而提出个人的见解,对未来的青少年有这重要的意义。

2产生网瘾的因素

2.1社会因素

从理论上讲,全社会都应该趋利避害,每个人都应该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作出贡献,事实上,建设缺乏有序和严格的把关管理,黄色、等信息泛滥,据调查,在我国现有的多万网民中,青少年占70%,未成年占20%,其中有40%的未成年人经常光顾。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直接诱因之一。尽管我国已经实施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但在各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网吧的营业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但是学校周围的网吧,夜间12点以后照常营业,为学生提供包夜上网服务。还有一些网游企业,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提供一些靠购本企业生产的游戏卡练功升级的网络游戏,像吸血鬼一样牢牢地吸住青少年的思想,让那些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不由自主的玩下去。

2.2学校因素

校园生活大多单调乏味,容易使学生将娱乐的重心转向网络;教师授课方式有时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与精彩的网络世界相比吸引力略显不足;网络成瘾是一个近期出现的新问题,学校教师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就存在教育的滞后性,以往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却没有真正教会他们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分配自己的时间,如何提高自身鉴别、信息的能力;同时校园思想教育工作的欠缺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单一化,管理无序化,师资力量较弱,投入简单化等也使青少年网络成瘾形势更加严峻。

2.3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不健康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或家庭环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期望值特别高,对孩子管教严格、惩罚严厉,孩子的成材压力太大,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到虚拟空间找满足感和成就感。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缺乏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使子女倍感孤独,从而被互联网上的一些具有交流功能的和聊天工具所吸引,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习惯于去网络世界寻求感情寄托。

2.4自身因素

3网瘾带来的危害性

3.1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首先,网络成瘾者大多性格孤僻冷漠,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更加封闭,进而不断的走向个人孤独世界,从而拒绝与人交往。同时,网络成瘾者沉溺于虚拟完美的网络世界之中,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他们从网络游戏中得到了个人成就感的满足,他们从网恋中得到了个人归属感的满足,他们可以在网络世界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切。而在现实世界中,一切都不是那么完美,朋友经常欺骗,爱人随时背叛,因此他们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的交往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从而不愿意与人交往,拒绝与人交往,拒绝融入社会,是网络带给网瘾青年的一大问题。其次,沉溺于网络世界中,还造成了青少年与他人交往频率的减少,迷恋人机对话模式,对着电脑屏幕行文如水、滔滔不绝,丢掉键盘鼠标就变得沉默寡言,在现实生活中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障碍,只有到了电脑前,手按着键盘,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更难与别人更好地交流,更有甚者,还会得一种名叫“社交恐惧症”的心理疾病,表现为怕与人见面、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颤抖,因之常独居屋内避不见人。调查表明,56.3%的网络成瘾者人际关系较差。相比之下,46%的非成瘾者能将自己与同学、亲友的关系相处得很好。

4相关对策

加强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引导和监督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防止青少年在网络中“迷途”的根本。要针对青少年在上网中碰到的问题,正确引导、培养青少年对待网上信息和良好的上网习惯。要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社会、各层面的综合作用,从普及网络知识的针对性、系统性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正确理解、选择、利用和处理网上信息和娱乐资源,强化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治理和调控。要注重引导的方式、方法,尊重青少年的自主意识,正确的激烈青少年避免上网成瘾。

加强网络防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网络传播是高技术、高智能的产物,因此,必须首先运用科技手段来防范其不利影响。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防护技术,强化网络防护技术的研发和网络防护技术的推广。

加强对网络的监测和治理网络环境既要宽松,又要规范有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同时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点。为此,必须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必须网络的各类责任主体与其网络行为具有可追寻性,这是对网络进行有效监测和治理的前提和基础。

自去年新冠疫情开始,实行社交隔离以来,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率一直在稳步上升。甚至在新冠流行之前,青少年每天都要玩几个小时的电子游戏。

但在2020年,这一数字大幅上升,18岁以下的儿童中至少有70%在电子游戏。由于远程教育和有限的户外活动,青少年使用游戏来分散注意力,对抗孤独和孤立。

此外,尽管男女都患有所谓的网络游戏障碍,但男孩几乎是女孩的两倍。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健康专家听到越来越多的父母告诉他们,“我的儿子沉迷于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成瘾统计

据电子游戏成瘾统计数据显示,多达12%的男孩和7%的女孩沉迷于游戏。一些研究甚至给出了更高的数字,发表在《成瘾行为》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3000名学生中,19%的男孩被列为游戏障碍患者,而女孩的这一比例为7.8%。随着该行业的发展,这些数字可能还会增加。

在美国,2020年第二季度的视频游戏支出增长了30%,达到创纪录的116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游戏产业的收入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1800亿美元,估计全球有25亿人在玩游戏。

什么是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

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和其他所谓的过程成瘾是一样的。过程成瘾包括行为,例如购物或锻炼,与酒精或毒品对大脑的影响相同。它们激活了大脑的奖励中枢,释放出“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多巴胺。对行为产生了渴望,并迫使人们继续进行下去。因此,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孩子会有一种无法控制的冲动,想要继续玩下去。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承认了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的严重性,将游戏障碍列为一种可诊断的精神健康状况。因此,这一疾病被列入世卫组织《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11版。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游戏障碍的三个主要诊断标准:

无法控制玩电子游戏的冲动

感觉游戏比其他任何活动都重要

继续玩电子游戏,尽管这种行为会对人际关系、学习成绩和/或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电子游戏成瘾的警告信号

除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三个主要标准外,美国心理协会(APA)还指出了其他可能表明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的警告信号。根据美国心理学会(APA),青少年需要在12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以下9项标准中的至少5项才能被归类为网络游戏障碍:

全神贯注于游戏

不玩电子游戏时会出现易怒和焦虑等戒断症状

耐受性增加——需要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玩游戏的能力

对其他活动失去兴趣

欺骗父母她、他们花在游戏上的时间

失去受教育机会

利用游戏来逃避或减轻焦虑、内疚或其他负面情绪

无法控制其播放的频率和时长

即使会造成心理问题,也不会限制视频游戏的时间。

此外,游戏障碍测验应该考虑到青少年的总体情绪和自我照顾习惯。他们表现得易怒、焦虑或沮丧吗?他们的仪容是否在恶化?他们是否因为经常玩游戏而忘记吃东西,或者吃得很差?

你女儿是不是因为玩电子游戏玩得很晚才睡不好觉?你儿子整天呆在房间里玩游戏吗?如果其中一个或多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电子游戏成瘾治疗可能的。

电子游戏成瘾的原因

由于新冠疫情,孩子们看屏幕的时间成倍增加。2020年,近一半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根据一项调查,这比2019年增加了500%。越来越多地接触数字媒体,包括电子游戏,可能会引发游戏障碍。

导致电子游戏成瘾的原因远不止孩子们玩游戏的时间,还有潜在的心理因素。研究表明,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与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存在相关性。研究还发现,对父母有不安全依恋的青少年更容易网瘾,包括玩游戏。

因此,青少年使用过度的网络游戏作为应对生活问题的策略。电子游戏是一种逃避的方式,一种麻木痛苦和不适的方式。因此,游戏在新冠疫情期间成为各个年龄段的人的首选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青少年尤其容易沉迷于电子游戏,因为他们的集体创伤程度很高,而且他们的大脑仍在发育。

为什么男孩更容易患上游戏障碍

研究表明,青少年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网络游戏障碍(IGD)。研究人员发现,游戏障碍与青少年男性较高水平的认知不适应之间存在联系。适应不良的认知指的是关于自我期望和信念的不健康的思维模式。例如,研究中的男孩高估了游戏的奖励,如果他们没有完成某些游戏任务,他们就不愿意停止玩游戏。

其他研究表明,大脑中的性别差异可能预示着男性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的风险增加。核磁共振扫描显示,游戏似乎在男性大脑中创造了更多与欲望相关的活动,这与物质和赌博上瘾的研究结果一致。扫描还显示,男性对奖励的敏感度高于女性,对损失的敏感度低于女性,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他们倾向于持续玩很长时间。

此外,十几岁的男孩在与心理健康问题作斗争时,更有可能求助于不适应的应对机制。研究表明,男性对经历心理健康症状感到更羞耻,并将男性不应该表现出软弱或脆弱的想法内化。因此,他们不太倾向于寻求帮助或谈论自己的感受。

电子游戏成瘾的负面影响

过度玩游戏不仅会导致成瘾,还会让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处于持续的过度刺激和亢奋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身体会产生更多的应激激素皮质醇。因此,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实际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大脑。

在一项研究中,患有游戏障碍的年轻人的灰质和白质体积更小,这与决策能力差、冲动控制能力差和情绪调节能力差有关。此外,沉迷于病态电子游戏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患上物质滥用障碍,因为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会让大脑对其他类型的上瘾产生影响。

过度兴奋所造成的慢性压力与游戏久坐所带来的身体问题相结合。因此,电子游戏成瘾的负面影响包括以下几点:

难以集中注意力和控制冲动

不良的情绪管理

同情心、创造力和学习兴趣水平下降

抑郁、易怒和焦虑

慢性压力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不健康的饮食和体重

睡眠不足,失眠和昼夜节律紊乱

对暴力变得麻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风险增加

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敌意,尤其是那些已经具有攻击性和对他人漠不关心等人格特征的青少年,使他们更容易受到暴力媒体的影响。

2020年发表了一项关于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及其影响的研究,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研究。研究人员莎拉·科因和她的团队在六年时间里跟踪调查了385名青少年。在这段时间里,10%的游戏玩家表现出病态的电子游戏行为,而且这些行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

“许多研究表明,电子游戏可能会变成一种病态,对家庭生活具有破坏性。因此,对于家庭来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什么时候电子游戏是无害的娱乐,什么时候它会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电子游戏研究员 莎拉·科因

父母如何帮助防止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

限制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似乎是防止游戏紊乱的一个显而易见的方法。然而,研究表明,当限制过于严格、不允许孩子自主决策时,设定游戏规则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对于家庭来说,共同制定一个青少年愿意遵守的合约是更有成效的。

另外,由于男孩的寻求奖励的大脑活动似乎更多是由战略性和活跃性游戏触发的,因此将其转向探索性,社交性和解决问题的游戏可能会降低游戏障碍的风险。

此外,寻找改变孩子对电子游戏成瘾的智慧父母可以从改变自己的行为开始。成年人可以通过定期远离科技,包括电子游戏,来模仿健康使用电子设备。

然而,最有效的防止青少年沉迷电子游戏的方法是解决潜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使青少年容易患上游戏障碍。因此,父母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如体育活动、在自然中度过时间、瑜伽、冥想和创造性表达。

最后,如果一个青少年的行为表明他有游戏障碍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请寻求心理健康专家的支持。

与药物滥用或饮食失调治疗一样,有效的电子游戏成瘾治疗必须解决不良适应行为的根源。首先,青少年需要认识到他们的行为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并致力于治疗工作。随后,治疗师引导他们通过游戏来探索自我治疗的情绪。

此外,治疗指导青少年建立健康的习惯和与科技的平衡关系。就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治疗的模式而言,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住家治疗都显示出积极的结果。


朋橙心理主笔团|石榴、蟠桃

搜索标签:

官方微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