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安徽叛逆孩子管教学校!

青少年网瘾多久可以戒除(青少年网瘾怎样戒除)

发布日期:2022-05-21 浏览次数:

青少年应该如何戒除网瘾h2>1、危害/p>

如果你每天坐在电脑前12个小时,你可能会活不到10年。p>

2、代旧/代旧/代旧/代旧/p>

注意培养新的爱好和习惯,多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用新的行为和习惯代替上网习惯。冲破网瘾诱惑的阵阵波浪。

3、科学安排

准时下网。上网之前,根据任务量限定上网时间,时间一到,马上下网,不找任何借口,不原谅自己,不宽容自己。

4、请人监督

戒除“网瘾”,寻求别人的支持和帮助非常必要,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一个人帮助你克服这个问题。这种支持可来自同学、老师、朋友和家庭,可先向他们讲明自己控制上网的计划,请他们监督;当“网瘾”出现时,请他们及时提示,帮助克服。平时的活动,要多与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与他们一起上课,一起自习,一起交流,在他们的带动和帮助下,有助于你淡化网瘾,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当你取得一点小成功时,比如已经按计划实行一周,不妨对自己进行奖励或暗示,学会为自己加油。

5、预防为主

对于每个人来说,特别是青少年,一旦患上网络成瘾症,要戒除是会很困难。因此,预防是治疗上网成瘾的最好良方。一是提前打好“预防疫苗”。6、寻求帮助

当你自己无法解决上网成瘾问题时,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一是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个体咨询,心理咨询老师会帮助你走出上网成瘾的困惑。二是可以参加团体心理训练,这是戒除网瘾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如果有人跟我提网瘾,我会觉得这个人肯定不懂互联网,也不知道青少年在互联网上干什么,也不关心他们在干什么。

以前,你跟朋友去打篮球或者是玩玻璃弹珠、下棋,有人会觉得你游戏上瘾吗?也不会。

很多人每天看电视要看数个小时,有人会说他们有“电视成瘾”吗?似乎也没有。

而青少年,或者说我们,在互联网上做得事情也无非就是跟其他人交流、建立关系,一起玩游戏,或者看视频、新闻,只是计算机和网络把这些功能都聚合到了一起,但我们在做的事情仍跟过去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形式上发生了变化。

那么,为什么青少年的网瘾会煞有其事地被提出来,然后要去戒除呢?

成年人不承认自己有问题,网瘾(孩子?)只是替罪羊。

相比于反思自己的问题,父母更倾向于让网瘾来背黑锅。因为承认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失败,是非常痛苦的;自己没办法提供给孩子一个稳定而融洽的家庭氛围,或者因为自己严苛的期待和规则而导致孩子厌学沉溺网络,像这样的指责是他们不能接受的。而如果错得是孩子本身,譬如“青少年是因为网瘾而导致了种种问题”,那么成年人就可以置身事外了,甚至设置了一个假想敌“网瘾”,来让他们觉得自己再次对事态有了控制感。

青少年为什么要“网瘾”呢?

因为青少年需要逃避现实中的困境。

非常好理解的是,如果你是一个成年人,你跟你的配偶或者跟上司有了冲突,此时你很焦虑,也许你处理这种焦虑的方式是约朋友一起喝酒、打麻将,或者只是一个人在家闷闷不乐地看电视,你之所以这样子做,是因为这会让你感觉好一点。

而青少年所谓的网瘾也不过就是他们自己处理焦虑的方式,而可悲的是,也许现实中的关系不具有帮助容纳、处理焦虑的功能,以致于他们需要在网络上跟网友建立关系、寻求支持。

如果一个成年人因为焦虑打了几夜的麻将被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那为什么孩子用上了几夜的网来防御焦虑就不被理解呢?

青少年对于自主性的抗争。

需要承认的是,孩子长大了,已经不希望事事受到父母的限制,他们希望能对自己生活有一定的自主性,而这是父母所拒绝的。而为了对抗父母这种控制和不信任,青少年会用过度的“叛逆”来向父母表达攻击。

也就是说,网瘾可能是青少年对于自主权的“过度表达”,诸如“你越是不让我上网,我越是要上网,挫折你,让你感觉到无力,因为你控制不了我“。

因为日常生活太挫败,出于维护自尊的需要

有些父母不切实际的期望,对学习成绩的高要求已经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而且在自己的愿望没有达成时,对孩子随意打骂;或者孩子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一团糟,被同学贬损、排挤。也就是说,假如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得不到好的感觉,但他在网络中,准确地说,在跟网友的关系中能被好好地对待,或在联机游戏中大杀四方被队友尊称为”大神“,那么孩子就很需要这些在网络中获得的好感觉来维持”自己仍是一个优秀的人“这种自尊需要,否则怕是连自己都忍不住要抛弃糟糕的自己了。

网瘾是非常现象学的诊断,实质是青少年可能会因为抑郁、焦虑、强迫,争夺控制权或者维持自尊而沉溺于网络,此时只要处理相应的问题就能令他们不再过度地、病理性地使用网络。

我在上初中时网络游戏也才刚刚兴起,很是好奇,但当时条件不允许,也没机会接触游戏。后来上了,学校里有微机室,虽然明令禁止玩游戏,但耐不住好奇心盛,还是沾上了游戏,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学校里的同道中人也不少。白天上课睡觉,晚上去网吧上网。整整持续了一年多,最后一次是在网吧里连续待了三个星期左右,吃喝拉撒全在网吧里解决。当时从网吧里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虚脱了,皮包骨头,现在想想都害怕,也就是当时身体好,换现在估计早猝死了,回到学校差点被开除,全校批评检讨很是丢人。从此下决心戒掉网络游戏。

这是发生在我上的事情,我的亲身经历,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们呢!孩子生性爱玩,我们不能剥夺孩子们的天性,而是要正确引导。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操作,我将简单地分为四步进行讲解。第一,接近孩子。第二,引导孩子。第三步,穿插引导。第四步,交流圈。接下来我说一下,每一步具体怎么操作。

第一步接近孩子,如何接近,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陪他一块玩。我儿子当时玩的是王者荣耀,我也下载了这款游戏,我们爷俩开黑一块玩。玩完之后交流一下心得,如何出装,如何开团等等。缓和父子关系,增强父子感情。当孩子每次玩游戏都叫上你的时候,这一步就算是成功了。这时在孩子的心里你不止是家长,还是能领着他一块玩的大哥哥,大姐姐。第一步快的话两到三天,慢的话一星期也应该够了。

第二步引导孩子,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说白了就是用另一件事情去吸引孩子。一定要选择带入感强、吸引力大的事,我选择的是听小说盗墓笔记。

有了第一步的铺垫当孩子再次找你玩游戏的时候,你可以说:“我昨天我又找到了一个好玩的事,你先自己玩吧,我听会小说”。听小说时一定要在孩子的旁边,目的就是用故事情节吸引他,当他搭话问你一些有关小说情节的问题时,咱们就成功了一半了。当时我用这个方法,一天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小说上了。趴在我怀里听小说,听到不懂的地方我就给他解释一下,听到恐怖的地方就缩起脖子,听到搞笑的地方就哈哈大笑。吃饭时听,睡觉前听,睡醒后听,每天陪着他一块听。目的就是让他没心情没时间玩游戏。

第三步是穿插引导,什么是穿插引导?你可以理解为在第二步进行顺利的同时做一些孩子喜欢的积极的兴趣爱好。例如,我儿子喜欢的是手办,你们也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篮球、足球、绘画、演讲、手工、编程等等,最好是孩子以前接触过有点基础的。

咱们再接着说第三步我是怎么做的。听小说也会上瘾,但是好在小说有个结局,结局后孩子无事可做,又会回去玩游戏。所以要在小说快要结束时帮孩子找一个兴趣爱好进行穿插引导。我儿子喜欢手办,于是我在网上买了两套木雕工具和一些方形软木。一边听小说一边雕刻东西(起初我是想雕刻“C罗”但没成功[黑线],后来雕了一个奶瓶给小儿子玩),儿子的兴趣也来了,一边听小说,一边跟着我做雕刻。《精绝古城》(精绝古城是盗墓笔记的第一部)听完了,他的第一个作品也完成了(海绵宝宝),这时一定要去夸奖他。然后应孩子要求,又买了一些漆料上色。

爱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的压迫。

搜索标签:

官方微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