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安徽叛逆孩子管教学校!

如何预防青少年的网瘾(如何预防青少年网瘾)

发布日期:2022-05-24 浏览次数:

一些青少年沉迷于互联网,主要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在家庭教育中,无论是互联网、学习还是其他问题,父母都应该与孩子沟通,讨论解决方案,给孩子更多的精神和情感护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空间,增强他们的信心。对于那些仍然缺乏自我控制和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他们可以适当地控制互联网时间为契约或协议来实现,培养其自律能力,教会其守时、守信、守约。

一是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要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日常监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紧抓实抓好这项工作,广大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发现涉及中小学生的网络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宣扬赌博、暴力、色情等内容的网络文化产品,要及时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予以整治。发现学生有沉迷网络等问题的,要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三是集中组织开展专题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知识和方式,提高对网络黄赌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

五是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要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提醒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同时下发《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并做好回执回收保管。该信另附“防迷网”三字文,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下面,我们就一起听听相关专家的建议,看看他们怎么说。

刘长海(华中科技教育科学研究院):家长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树立与移动互联时代相应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高度重视孩子“触网”问题,要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和育人能力,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和有效的亲子沟通策略,指导孩子做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避免在信息化漩涡中溺亡。争取让家庭成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坚实防线和帮助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可靠阵地。

程斯辉(武汉中国教育家研究中心):亚洲国家和欧美国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的防治策略。亚洲国家的政府往往是防治中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发起者,政府部门制定有关网络游戏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成立专门机构,提供财政支持;完善沉迷网络的筛查、咨询、治疗和回访机制;按时开展沉迷网络现状调查,并根据所掌握的实际情况调整政策。欧美各国的政府通常不直接干预沉迷网络工作,主要是通过非政府组织和社会专业机构开展大规模、全员式、范围广的项目活动来防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这两种应对策略各有所长。借鉴亚洲国家和欧美国家防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经验,我国可以从预防、治疗两个角度,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空间,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中小学校和学生家长四个层面构建全员式、全时空、全方位的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防治体系。

附件: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诸位家长:

互联网络既兴,移动终端正盛;信息交互通达宇内,图文视听精彩纷呈;有助沟通便捷,能广世人见闻,可增少儿学识,更促社会繁荣。然成瘾游戏、邪恶动漫、低俗小说、网络赌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须大力防范。是以倡导全体家长,恪尽父母责任,力行“五要”,与学校共筑防范之堤。

一要善引导,重监督。家长须强化监护职责,养良善之德,树自卫之识,戒网络之瘾,辨不良之讯。

二要重表率,立榜样。家长须重视网瘾危害,懂预防之策,远网游之害,读有益之书,表示范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亲情。家长须营造和美家庭,增亲子之情,理假日之乐,广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五要多配合,常沟通。家长须主动配合学校,常通报情况,多交换信息,早发现苗头,防患于未然。

互联网,信息广,助学习,促成长。

迷网络,害健康,五个要,记心上。

要指引,履职责,教有方,辨不良。

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养。

要陪伴,融亲情,广爱好,重日常。

要疏导,察心理,舒情绪,育心康。

要协同,联家校,勤沟通,强预防。

本文综合自丨教育部官网相关内容

图片丨网络

搜索标签:

官方微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