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现在经济发展了,几乎所有家庭都用起了智能手机,甚至不少孩子已经把手机作为必需品了。孩子们沉迷于游戏中不能自拔,甚至被一些网络负能量所影响,加上疏于沟通,孩子性格变得冷漠,叛逆,自私,孤僻,导致了很多未成年恶性事件不断发生。
并不是补了课,孩子的成绩,就一定能够有所提升,只有找到了孩子成绩不佳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完成家长对孩子成绩跳跃式前进的要求。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介绍,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没有切实履行好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义务。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期常通过给一部手机来安抚他们的情绪,在短时间内“解放”自己。待孩子稍长大一点,父母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后,为了获得片刻的喘息与安宁,并不理会孩子对他们流露出的情感交流需求,选择给孩子一些电子产品好让他们安静下来。长此以往,孩子对手机产生依赖就不足为奇了。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现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苗头时,父母才开始紧张起来。然而,由于家长们缺乏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能力,强硬的管理手段很有可能激化亲子矛盾,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在某一时期对上学产生抗拒心理,要是孩子出现了学校恐惧症,家长也不必过于焦急,不要用打骂的方式强逼孩子,关键是找出孩子的病因,然后对症下药。
搜索标签: